熊玠表示,中國政府以立法形式確立國家紀念日﹑設立公祭日有兩重意義。第一,是要緬懷中國抗日英雄,以及犧牲于日本炮火下的400萬士兵與 1800萬無辜的民間亡魂。為南京大屠殺死難者設立國家公祭日的意義,是為了遙祭1937年12月13號日本軍隊攻陷南京在兩周內濫殺了30萬,包括20萬無辜平民的冤魂。第二,這些措施是給日本政府的一個很有針對性的提示。日本首相或政府官員可以去參拜靖國神社,中國政府領袖也可以參謁這些紀念館,比如南京大屠殺紀念館,另外還有已經完成的安重根紀念館,中國還可以在北京以及其他地方,建立抗日英雄與死難同胞紀念館,以及“慰安婦紀念館”,如沈陽可建 “九一八紀念館”等。
熊玠說:這是很有建設性的舉動。因為這樣可提醒世界各國認識到中國反對日本參拜靖國神社的真實道理,認識到日本侵略中國屠殺肆虐之瘋狂程度,與納粹德國迫害猶太人相比,只有過之而無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