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昨天,工信部印發《船舶工業“十二五”發展規劃》。規劃稱,到2015年船舶工業銷售收入達到12000億元。巨額蛋糕將如何分配?其中又有什么樣的投資機會?記者昨天采訪了相關分析師。政策...
昨天,工信部印發《船舶工業“十二五”發展規劃》。規劃稱,到2015年船舶工業銷售收入達到12000億元。巨額蛋糕將如何分配?其中又有什么樣的投資機會?記者昨天采訪了相關分析師。
政策
財稅金融助船舶蛋糕做大
《船舶工業“十二五”發展規劃》明確了“十二五”時期我國船舶工業發展的主要目標,其中包括環渤海灣、長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造船基地成為世界級造船基地,產業集中度明顯提升,前10家造船企業造船完工量占全國總量的70%以上;海洋工程裝備制造業銷售收入達到2000億元以上,國際市場份額超過20%。2015年船舶工業銷售收入達到12000億元,出口總額超過800億美元。
為保證規劃順利實施,國家將從加大科技創新投入、完善財稅金融支持政策、強化行業管理等方面給船舶工業發展提供保障。
影響
對船舶業發展具指導意義
廈門金相投資咨詢有限公司投資顧問韓東良認為,該規劃將中長期利好船舶板塊,可以看作是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的高端裝備制造業的一個分支。
中投顧問IPO咨詢部分析師季秦川指出,工信部印發的《船舶工業“十二五”發展規劃》全面深刻地分析了國內船舶行業面臨的發展形勢,并明確了“十二五”時期我國船舶工業的主要發展目標,這對我國船舶工業的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導意義。
策略
重點關注海工裝備制造
華泰證券研究員陳耀邦指出,考慮到我國海軍力量急需發展以及海洋工程裝備制造的剛剛起步,可重點關注海工裝備和軍工產品占比較高的公司,如中國重工。
方正證券分析師彭民也表示,近年來,伴隨著海工裝備產業支持政策的頻頻頒發與落實,我國海工裝備將進入加速發展階段。從公司層面看,按前景、彈性、業績三大條件:第一,公司海工產品的技術含量和附加值較高,未來發展前景好;第二,海工業務占比較高,或正在進行產能投資,3-5年后海工業務占比將達到較高水平;第三,公司當前的其他主業業績較好,或將出現業績反轉。可關注三大海工裝備制造企業振華重工、潤邦股份、中集集團。
風險
需防范外圍風險
對投資風險,季秦川指出,當前投資船舶工業可能面臨的風險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現在世界經濟復蘇疲弱,國際貿易不振,船舶工業相關企業的新訂單大幅下降;二是國際海事組織頻繁出臺新規則、新標準,船舶工業的國際競爭技術門檻抬高;三是市場需求結構發生變化,國內船舶產品對市場變化的適應能力不強。
盤面
船舶板塊午后發力
昨天早盤,船舶制造業表現弱勢,板塊內多數個股展開調整,板塊整體下挫。但午后伴隨著工信部印發《船舶工業“十二五”發展規劃》消息的刺激,板塊開始走強,并迅速翻紅。截至收盤,船舶制造業在各行業板塊中漲幅居于首位,整體上漲2.35%,舜天船舶領漲,漲幅為4.94%,太陽鳥、亞星錨鏈、上海佳豪等個股也逆市上漲,僅廣船國際微幅收跌,下挫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