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連云港市東海縣盛產多種礦產品,豐富的硅資源也帶來了石英加工產業的繁榮,并使其成為東海縣的支柱產業之一。但時過境遷,因為資源減少,這個“東方石英之鄉”的不少企業已開始從別處采購原料,...
連云港市東海縣盛產多種礦產品,豐富的硅資源也帶來了石英加工產業的繁榮,并使其成為東海縣的支柱產業之一。但時過境遷,因為資源減少,這個“東方石英之鄉”的不少企業已開始從別處采購原料,而整個石英加工行業也陷入了市場萎縮和惡性競爭的困境。企業上市之路遭疑
位于東海縣平明鎮的江蘇太平洋石英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太平洋石英),是國內石英制品行業的龍頭企業。2012年6月20日,公司首發申請(IPO)剛獲證監會通過。
太平洋石英的主營業務為石英制品的生產、研發及銷售;主要產品為中高端石英管、石英棒,高純石英砂以及包括石英坩堝在內的其他石英制品。
不過,當地一位不愿具名的業內人士卻對這家公司的上市并不看好,“公司今年的利潤至少減少50%以上。(他們)三家工廠已經停了兩家,總部裁員也達400多人。”
上述業內人士介紹,近年來,光伏行業對相關石英產品的需求旺盛,不少石英企業開始向光伏石英材料領域進行產業延伸。但“目前國內整個光伏行業遭遇寒冬,相關石英制品自然也沒市場了。”
太平洋石英副總經理仇冰雖表示目前公司生產正常,光伏業受挫對公司影響不是很大,但也承認“確實有影響”。
太平洋石英招股說明書顯示,光伏行業的發展情況將對公司高純石英砂和多晶石英坩堝產品的銷售產生較大的影響。招股書中稱,如果未來歐洲債務問題不能得到很好解決、歐洲經濟進一步下滑,將導致太陽能裝機容量下降,也會間接影響到太陽能電池的耗材單晶石英坩堝和多晶石英坩堝的市場需求,單晶石英坩堝的生產原料高純石英砂的需求也會隨之下降,將對公司的業績帶來不利影響。
而太平洋石英此次將擬募資1.83億元投于高純石英砂精細加工,并將新建年產5,500噸高純石英砂項目。
“現在的大環境是大家都不動,比我們先過會的也都在等”,太平洋石英辦公室李姓負責人說,公司的上市本身沒有受影響,但沒有透露具體上市時間。
市場萎縮已成事實
盡管太平洋石英否認市場遇冷影響了公司上市,但東海石英加工產業的不景氣已成業內共識。東海縣硅工業行業協會工作人員魏寶樂承認,“整個硅工業的環境都不是很好”。
太平洋石英所在東海縣平明鎮是石英加工行業的集聚地,每家企業的廠房里都堆滿了雪白的石英礦石。“平明大概有幾十家石英企業”,東海圣達石英制品有限公司總經理段玉偉說出了同行們的無奈,“現在我們最忙的事情就是找倉庫和停生產線。”
當地一家石英企業的負責人介紹,公司去年銷售額約為6000萬,而今年預計僅為3000萬左右。該負責人表示,年利潤下降50%甚至更多,市場萎縮導致的庫存增多,在石英企業中絕對不是個案。
受光伏的牽連,LED燈的沖擊以及政府節能環保政策的推進,石英加工企業的客戶“采購量減少,市場從而收縮”。
“光伏對石英企業的打擊還不是最大的”,段玉偉說,被稱為第四代電光源產品的LED照明產品的替代效應,才是最大問題。業界預測,LED未來將會對其他部分電光源產品造成一定的沖擊。與其同時,政府大力倡導節能環保政策,禁止生產白熾燈、汞燈,也讓石英制品的市場進一步縮小。
上述企業負責人表示,“前兩年生意好的時候,客戶過來進貨,沒看到貨就先付定金,上百萬先打到公司賬戶上。而現在出去,在一個客戶門口待上一上午,可能會看到十個、八個同行,都在拉業務。”
惡性競爭難以控制
除了外部危機,企業之間的惡性競爭也是石英企業面臨的另一大問題。
據公開資料顯示,截止2011年底,東海硅工業企業共530家,其中規模以上企業146家。東海硅微粉、石英玻璃管、石英玻璃原料的產量均占全國80%以上,石英照明燈具產量占全國40%以上。
據段玉偉介紹,前兩年石英加工很是紅火,很多企業將質量各不相同的產品一窩蜂地推向市場,造成了價格的迅速下降,導致了市場混亂。由于石英加工門檻不高,東海不少家庭作坊也都在從事該產業,“他們的成本比大工廠低很多,產品價格相對較低”。
對此,魏寶樂表示,不管什么行業都存在惡性競爭,“這屬于正常現象”。行業協會之前多次邀請相關企業老板召開座談會研究這一問題,“但不會一下子就有效果的,只能說整體情況已經好一點了”。
“這樣的競爭讓很多企業投入和回報不成正比”,上述要求匿名的企業負責人感嘆,“現在公司整個資產在5000萬左右,每個月的利潤也就幾十萬,如果我拿這些錢去放貸,利息也不止這個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