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近日,作為總投資86億元的重點工程,“三一重工”在吳興的首條履帶起重機生產線已正式投入生產。據項目負責人介紹,今年是吳興區實施“十二五&rdqu...
近日,作為總投資86億元的重點工程,“三一重工”在吳興的首條履帶起重機生產線已正式投入生產。據項目負責人介紹,今年是吳興區實施“十二五”規劃承前啟后的關鍵之年,為進一步推動吳興機械機床產業的建設,提升承載功能,為引進大項目、集聚大產業提供良好基礎,項目從落地到開工,便吸引了很多關注。 據悉三一重工于2003年組建了近500人的中美聯合研發團隊,打造了世界最先進的履帶起重機生產線。自2006年起,三一重工一次又一次刷新了國產履帶起重機記錄。2006年,國內首臺400噸履帶起重機下線,被業界譽為“神州第一吊”;2008年,亞洲首臺1000噸履帶起重機在三一重工下線,被業界譽為“亞洲第一吊”。2010年,SCC16000型1600噸履帶起重機問世,并成功應用于核電吊裝領域。
“選擇到吳興來發展這個項目,是因為這里的園區規劃吸引了我。高新區突出高端產業和新興產業,將打造現代化物流裝備產業園,這對項目今后的發展很有益。”項目負責人潘旭華這樣認為。該園區是今后經濟發展大平臺,也是吳興未來十年發展的主戰場,他的物流裝備數控機床項目就是產業園的重要組成部分。
今年,吳興按照“鞏固提升老平臺、整合連通散平臺、開辟拓展新平臺”的工作思路,以開拓新區域為著力點,以高新區、集聚區和特色生態產業園為主戰場,重點實施“6815”工程和“5655”工程。創新融資方式,加大有效投入,推進農房拆遷,完善基礎配套,優化服務水平,為重大項目落地建設提供保障。確保平臺內重點基礎設施投入8億元,平臺拓展面積6平方公里。
在平臺融資方面,該區千方百計拓寬融資渠道,走“多主體投入,多渠道融資”的發展路子。除加大政府投入外,還鼓勵大企業大集團參與平臺建設,以政府債券、信托等方式多渠道融資。推進BT或BOT等融資方式,吸引戰略投資者進行投資,破解鄉鎮融資瓶頸。同時,還吸引民間資本,激發民間資金的投資積極性,運用市場機制和手段促進資源整合和優化配置,鼓勵民間資金參與到大平臺建設中來。
吳興區已與上海新長寧集團簽訂了東部新區科技城合作開發框架協議,共同開發建設“湖州東部新區科技城”項目,把現代服務業作為重點導入產業,優先鼓勵和吸引以長寧區為主的上海地區現代服務業優勢企業向科技城作創新型轉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