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國際耐火材料行業的競爭以發達國家大型企業之間的競爭為主,耐火材料行業原材料價格持續上升的情況下,耐火材料行業國際平均價格卻呈下降趨勢,價格競爭明顯。2011-2012年,歐債危機持...
國際耐火材料行業的競爭以發達國家大型企業之間的競爭為主,耐火材料行業原材料價格持續上升的情況下,耐火材料行業國際平均價格卻呈下降趨勢,價格競爭明顯。2011-2012年,歐債危機持續爆發,西方發達國家的經濟受到較大的打擊,在全球整體經濟滑坡的情況下,國際耐火材料市場的需求量進一步放緩。這對于原本就供過于求、產能過剩的國際市場而言無疑是雪上加霜,行業競爭回歸到較為原始的價格競爭。
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3-2017年中國耐火材料行業市場需求與投資預測分析報告》顯示,目前國際耐火材料行業競爭格局已經較為明朗,行業整體偏向成熟。整體來看,目前國際耐火材料行業的發展現狀如下:
供需失衡、供過于求
全球耐火材料產業面臨著較為嚴重的供需失衡局面,呈現出供大于求的現狀。產量低迷,企業重組,競爭加劇,為了解脫困境,行業積極加強研發創新能力,提高服務意識,增強企業競爭力。一方面,行業主要下游用戶如鋼鐵、玻璃、有色金屬通過提高技術和管理水平,從而降低耐火材料等產品的消耗,與此同時,還對耐火材料的使用性能提出新的苛刻要求。而在另一方面,行業激烈的市場競爭對耐火材料的價格及能耗、使用壽命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迫使耐火材料企業不僅需要降低原材料和生產成本,還需要加大在新技術和新產品的開發和應用方面的投入。
行業企業格局明朗
近年來全球耐火材料行業面臨著與其他行業同樣的供需失衡、技術轉型升級的局面,兼并重組也時有發生,甚至一度盛行。目前投資兼并重組的浪潮已過,行業呈現出較為明朗的企業格局。競爭力弱的中小微企業瀕臨破產,競爭力強的大型企業則強者恒強,不斷壯大。以總部在奧地利的RHI集團公司為例,在過去的幾年里已收購、兼并了六家跨國的大型耐火材料公司,形成了年銷售收入達16億美元的世界耐火材料工業的第一大腕。
“區域化”走向“全球化”
若干年前,許多發達和發展中國家,出于本民族工業的利益或政治的原因,在采購耐火原料或產品時,往往存在本地化、國產化的理念。而隨著世界經濟全球化的到來,全球化的理念逐漸加強,采購耐火材料時已突破地域和國度的限制,主要考慮的是產品的質量以及性價比,而不必非本地化或國產化不可。用戶企業出于自身利益的考慮,使“地方保護主義”受到遏制。這無疑是經濟全球化的一種體現,使許多耐火材料企業和用戶企業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