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今天聽了這個會,真是感覺受益匪淺,以后只要我參加分會的會議,只要制品委員會開會,希望能給我一個交流的機會。高丙元老總講了一句話:“品牌是未來?!睂Υ?,我

今天聽了這個會,真是感覺受益匪淺,以后只要我參加分會的會議,只要制品委員會開會,希望能給我一個交流的機會。
高丙元老總講了一句話:“品牌是未來。”對此,我觸動非常深!一直在琢磨,認為高總這句話真的講得非常對,非常好。我想在高總的話后面再加一句話:“貼牌不是品牌”,與各位老總共商。
制品企業和制造企業。過去一直為貼牌的事很糾結,其實這是個錯誤。今天上午翟總講了一個“互聯網思維”,我思想比較古板,對“網絡思維”不是太懂。但我知道中國有著幾千年優秀、文明的文化,這種文化內涵豐富,富含哲理。我想從中國傳統文化的角度去思考一下“品牌”與“貼牌”的問題。
為什么說“品牌是未來,貼牌不是品牌”?大家是否注意到,貼牌的“貼”字左邊是個“貝”,右邊是個“占”。“貝”的意思是寶貝,是錢財,“占”的意思是賺錢,是占有。那“貼牌”的意思,就可以理解為賺錢,或者說是為賺錢而賺錢。而品牌的“品”字呢?是由三個“口”字組成的,“口”就是口碑,“口碑”是由心生出來的。聯想到我們的涂附磨具行業,由原材料供應商、半成品砂卷制造商和成品轉換深加工商三大塊構成。從原材料到制造,從制造到制品,你中有我,我中有他,他中又有你,只有涂附磨具的這三方合在一起才是“品”。唯有三方密切協作,真誠協作,方能成就好的品牌。如果制品企業拿一個圖案往制造企業那里一放,說:“請你給我貼牌”,至于制造企業用什么材料做,產品是做好,還是做壞你不管,這是制品企業在做貼牌;制造企業把半成品砂卷往制品企業那里放,說:“你要的產品我給你做好了。”至于接頭是否平整,用戶使用后是否滿意你不管,這是制造企業在做貼牌。只有制品企業按用戶的要求,找制造企業生產出用戶需要的半成品大卷;制造企業按制品企業要求,選用合適的材料,采用合適的工藝來生產;材料企業按制造企業的要求提供滿意合格的材料;然后加上各環節的優質服務;最后,讓終端用戶在使用我們的產品和服務時很滿意。這時,產品才變成了品牌。
大家都知道富士康生產蘋果手機,你說富士康是做品牌,還是做貼牌呢?我認為富士康是做品牌,而不是貼牌。蘋果因有富士康而享譽全球,富士康也因為有蘋果而家喻戶曉,這就是品牌的效應。試想,如果蘋果的設計理念很爛,或者富士康的生產加工水平很差,會有今日的蘋果,會有今日的富士康嗎?肯定沒有。如果我們的制造企業和制品企業都能這么想一想,心就會豁然開朗,也就不會為貼牌的問題而糾結了。
剛才高波總經理講,要做“聯合品牌”,我在思考“聯合品牌”是什么意思?我想這個聯合品牌,不能是簡單的字面上的聯合,應該是一種品質的聯合、服務的聯合、技術支持的聯合以及文化的聯合。如果能做到這個程度,那么這個品牌就做上去了。
品牌是未來,貼牌不是品牌。玉立只做品牌,不做貼牌。玉立愿意與所有制品企業、材料生產企業一道,共同攜手,打造中國涂附磨具行業的知名品牌。
另外,我還聽到高總講到銷售工程師的事情。在這,我有一個建議,涂附磨具分會能不能搞一個銷售工程師的培訓。如果有這樣的培訓,我想制造企業和制品企業都會樂意派人參加。對每個參加培訓的人可以收取一定的費用,請專業人員來講?,F在,有很多問題,本來是機器的問題,或者是待加工材料的問題,但不管出了什么問題都說是砂帶出了問題,讓做砂帶的制造企業和搞砂帶轉換的制品企業背了很多的冤枉。辦這樣的培訓班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決這些問題,便于更好地為終端用戶服好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