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我國汽車行業的高速發展、汽車保有量的增加以及汽車零部件進口市場的擴大,我國汽車零部件行業得到了迅速發展,增長速度整體高于我國整車行業。作為汽車工業發展重要支撐的零部件伴隨著汽車市場的增長快速擴張,產值規模超過3萬億。
汽車零部件出口占到全部汽車產品出口金額的比例超過80%。2016年我國汽車零部件出口金額為645.73億美元,進口金額約為380億美元。據前瞻數據庫顯示,2017年10月中國汽車零配件進口金額達25.3億美元,同比增長19.2%。1-10月,中國汽車零配件進口金額達259.1億美元,同比增長8.5%。
據前瞻產業發布的《汽車零部件制造行業深度市場調研與投資前景預測分析報告》數據顯示,2014年我國汽車零配件行業規模以上企業數量達到了11110家,2015年行業規模以上企業數量約12093家。2015年產值約32298.37億元,銷售收入達30744.3億元,利潤總額為2231.17億元。
整體來看,汽車零部件行業毛利穩定,外資和合資企業利潤率高。從利潤水平來看,零部件行業整體毛利率穩定,長期維持在15%左右,由于外資和合資企業占據著附加值較高的零部件產品,整體利潤率高于中資企業。
中資企業整體尚以中低附加值產品為主,但在核心產品上開始逐步突破。中資零部件企業的產品主要集中在勞動和原材料密集程度較高的中低附加值產品上,比如座椅、輪胎等。經過數十年向外資企業的學習,部分中資企業已經在核心產品上有所突破,開始掌握如缸內直噴汽油機、柴油機高壓共軌等發動機技術,自動變速器技術等,競爭力有所加強,但核心零部件仍然以供應中資主機廠為主。
合資乘用車核心零部件多由外資零部件企業配套,國內零部件企業以配套自主品牌為主,外資背景的零部件企業則在與自主車企的合作中處于強勢地位。2016年,我國乘用車市場自主品牌占有率創下新高,自主品牌的崛起以及自主品牌建立自身零部件體系的訴求必將伴隨著一批自主核心零部件企業的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