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成新能(300080)2018年半年度董事會經營評述內容
一、概述
1、報告期內的主要工作
2018年上半年是公司"三次創業"的攻堅年,在公司董事會的正確領導和全體員工的共同努力下,公司堅定"新能源、新材料、節能環保"發展戰略,通過優化產品產業結構、提升核心市場競爭力、強化內部管控流程、盤活存量資產等多種手段,不斷提升生產經營水平,立足轉型發展,加快項目建設,結合市場形勢適時調整公司產業布局,充分挖掘新業務的市場潛力,按照既定經營目標,重點做好了如下主要工作:一是加快推進轉型發展步伐,調整傳統切割刃料業務。為響應國家制造業淘汰落后產能需要,并結合晶硅片切割行業的技術變化,適時調整了切割刃料等相關業務。為保證晶硅片切割技術轉型升級的順利開展,公司將其持有的晶硅片切割刃料業務相關的資產轉讓給中國平煤神馬集團。具體包括:易成新材100%股權、新路標100%股權。在以上交易之前,公司先做內部資產整合,將公司及其全資子公司萬盛新持有的晶硅片切割刃料業務相關資產和部分負債劃轉至易成新能全資子公司易成新材。通過本次資產出售,公司將晶硅片切割刃料業務從上市公司主體實現剝離,公司保留業務包括:金剛線的生產與銷售、太陽能電站建設、高效單晶硅電池片的生產與銷售、負極材料生產與銷售、節能環保等業務。本次交易有利于公司優化業務結構,促進公司向"新能源、新材料、節能環保"產業的戰略轉型,并提升資產質量,降低運營成本,提升盈利能力,極大改善了公司業務的經營局面。
二是加快高效單晶硅電池片(二期)項目建設,提升市場競爭力。高效單晶硅電池片項目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發展潛力大、市場前景好、科技含量高的項目,2018年上半年,公司不斷加大技術研發投入,積極加快實施平煤隆基新建年產4GW高效單晶硅電池片(二期)項目,進一步拓展太陽能光伏產業布局,豐富并優化業務結構,加快轉型升級步伐,提升公司盈利能力,促進員工就業發展,增強公司的綜合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
三是提升石墨負極材料的生產工藝,拓展銷售渠道。公司鋰離子電池用炭石墨負極材料項目的市場開發工作目前取得了階段性的突破,成功地打開了國內外市場,產品的品牌已得到了市場的認可。另外,在技術研發能力上,著重改進產品的工藝技術,為保證產品能夠滿足市場、客戶對動力電池的性能要求,公司對項目生產的各個環節都做出了嚴格的要求與管控,提高研發能力,完成負極材料工藝技術的改進。
四是提升了資金運作效率,控制運營成本。2018年上半年,公司通過多個方面拓寬融資渠道,改善公司運營所需的資金環境,為優質項目的快速建設提供了強而有效的資金支持,同時,公司積極壓減應收賬款,加大貨款回款力度,針對部分重點客戶資金沉淀過多問題,預判光伏市場價格走勢,拓展合作渠道,沖抵應收賬款,有效地盤活了沉淀資金。
五是深化內部改革,健全績效考核機制。公司著力提高企業改革和管理水平,充分發揮各基層單位的創新創效意識,在公司內部實施資產經營責任制度,將利潤指標量化分解到各個單位,具體到責任人,做到獎罰分明。強化內控執行力度,梳理完善公司內部控制和風險管理,進一步促進公司管理制度化,工作流程程序化。健全以工作業績為導向的績效考核機制,對公司管理人員年度工作業績進行客觀、公正、合理地評價,激發了管理干部的潛能,提高了工作熱情。
六是加強科技創新升級,強化產學研一體合作。充分發揮科技創新平臺作用,公司注重加強科技創新,穩步推動一系列科研項目的順利進行,強化產學研一體合作,繼續與各大高校深入展開合作,為公司各產業的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截至報告期末,已累計取證94項,其中發明專利23項,實用新型專利71項。
2、報告期內的指標變化
(1)資產負債狀況
截至本報告期末,公司合并報表資產總額為59.29億元,比上年度末減少6.24%;負債總額為36.41億元,比上年度末減少11.51%;歸屬于母公司的凈資產總額為19.03億元,比上年度末增加4.29%;資產負債率為61.40%,比上年度末減少5.62%。主要原因為:本報告期內公司出售子公司易成新材及新路標100%股權影響。
(2)經營狀況
2018半年度公司合并報表營業收入完成14.99億元,較2017半年度增加9.38億元,同比增加167.41%;主要原因為:一是增收方面:電池片業務較2017半年度增加120,462.56萬元,石墨產品業務較2017半年度增加2,475.06萬元,光伏工程業務較2017半年度增加485.26萬元,合計增加123,422.88萬元。
二是減收方面:晶硅片切割刃料業務收入較2017半年度減少18,349.34萬元;廢砂漿回收利用業務收入較2017半年度減少2,699.43萬元;硅片切割業務收入較2017半年度減少32.93萬元;金剛線業務收入較2017半年度減少4,412.87萬元;污水處理業務較2017半年度減少706.08萬元;其他產品業務收入較2017半年度減少3,383.81萬元;減收合計29,584.46萬元。
(3)盈利狀況
2018半年度實現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7,832.21萬元,同比上升135.80%;主要原因為:本報告期內公司出售子公司易成新材及新路標100%股權形成投資收益21,457.01萬元影響。
二、公司面臨的風險和應對措施
1、行業政策風險
光伏行業的發展受國家政策影響較大。2018年5月31日,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國家能源局聯合下發了《關于2018年光伏發電有關事項的通知》(發改能源〔2018〕823號)文件,指出"近年來,隨著我國光伏發電建設規模不斷擴大,技術進步和成本下降速度明顯加快。為促進光伏行業健康可持續發展,提高發展質量,加快補貼退坡"。首先是"合理把握發展節奏,優化光伏發電新增建設規模";其次"加快光伏發電補貼退坡,降低補貼強度";再次是"發揮市場配置資源決定性作用,進一步加大市場化配置項目力度"。由該政策可以預見,我國的光伏補貼退坡機制正在加快實施,這將對很多高度依賴光伏補貼的企業形成打擊。國家通過新的光伏行業政策,不斷引導,適時調整光伏行業的走向。針對行業政策風險,公司將從更為長遠的角度研判自身所處的行業地位,以及自身在光伏行業政策下的前進方向,通過進一步加強同上下游客戶的聯系,穩固合作關系,了解光伏行業發展前端所處的環境,自身發展所面對的挑戰與困難,提前做好充分的準備,緊隨形勢抓住政策變革中所孕育的發展機會,以保持自身在行業中的既有優勢和地位。
2、轉型項目運營風險近年來,隨著市場上切割技術的提升,工藝的改進,晶硅片切割刃料及其附屬業務的運營成本正在逐年上升,公司為保證自身在晶硅片切割行業的地位與優勢,已于2018年上半年啟動重大資產重組事項,將碳化硅切割刃料業務相關的資產出售給中國平煤神馬集團,推動電鍍金剛線項目建設。同時,加快鋰電池石墨負極材料項目的推進。雖然上述業務市場前景較為可觀,但由于受到業務更迭整理期、上下游客戶同質對接、市場競爭等因素的影響,導致項目運營難以在短時間內達到預期的收益水平。為盡快地回饋公司的廣大投資者,公司從經營層面上加大了產品的市場推廣力度,不斷尋找優質客戶,拓展銷售渠道,以盡快占領擴大同質產品的市場份額。
3、應收賬款回收風險
伴隨著公司在新能源、新材料、節能環保領域發展戰略的實施,公司在項目運作、資金運作上不斷加大力度,經營規模日益擴大,項目涉及的層面也越來越豐富。近年來我國制造業、光伏行業的發展政策不穩定,公司上下游客戶都存在著一定程度的運營壓力,這為公司資金回籠帶來了很多不確定因素,一定程度上導致公司應收賬款回收的風險。對此,公司將進一步加強同客戶之間的聯系,認清市場形勢,穩固優質客戶關系。同時,將進一步完善公司財務內控制度,嚴格控制審批程序,加強產、供、銷往來款項的要素分析,審慎地評估業務的收益與風險,對于存在償債風險的客戶及時果斷地采取法律手段,保障公司廣大投資者的利益。
4、新產品市場開拓風險
為提高公司抗御風險的能力,公司推出的金剛線、鋰電池負極材料、高效單晶硅電池片等產品,極大地豐富了公司產品結構,為公司構建"新能源、新材料和節能環保"發展戰略提供了保障。雖然市場前景十分可觀,但是存在市場對新產品的認可過程較慢和新產品更新換代周期短,導致達不到預期收益水平。
有鑒于此,公司從戰略高度充分重視新產品市場推廣工作,多方向拓展銷售渠道,同時根據客戶反饋不斷改進工藝水平,進而提升產品品質,實現新產品的大規模銷售。
5、市場競爭加劇風險伴隨著近兩年來國家淘汰制造業落后產能以及光伏行業政策的變化,晶硅片切割材料的技術更迭,工藝升級,市場競爭趨向于激烈化,公司的項目盈利水平受制于更多的不確定性因素。如果公司的項目運作效率跟不上市場變化對應的需求,產品質量、價格、技術創新能力等方面不能有效滿足客戶,將會導致產品的市場競爭能力減弱、產品的綜合盈利能力下降、市場的穩固將會受到影響。為此,公司將進一步加強內部質量管控體系,為保證能夠更為長久地發揮出公司的品牌效應,在產品生產與監督的各個環節都力爭做到精益化,提升公司的服務能力,適應客戶多方位的要求和變化,不斷積累優質客戶資源,進而利用業界口碑拓寬產業鏈,提升公司的行業地位與優勢。
三、核心競爭力分析
1、行業優勢:伴隨著全球新能源發電的快速崛起,與世界各國日益重視環境保護,倡導節能減排已成為國內新能源發展的風向標。風電、光伏作為最為清潔的能源,受到全球青睞。同時,由于技術的進步,新能源發電的成本也快速下降,是其崛起的另一重要推動力。目前新能源發電在總發電量占比較低,但風電和光伏由于擁有清潔環保的優勢,以及較大的成本下降潛力,未來的發展空間不可限量。公司致力于新能源、新材料、節能環保領域的發展,在太陽能和鋰電儲能方面的業務,都與國家的當前的能源戰略高度契合。
2、產業鏈優勢:公司通過設立全資及控股子公司從事太陽能電站等新能源項目的投資、運營和管理。使公司成為下游企業的客戶,擴大公司目前產品市場空間,密切與下游企業的合作關系,從而有效帶動電鍍金剛線的銷售和應收賬款的回收。2017年,公司控股平煤隆基50.20%的股權,形成年產2GW產能的高效單晶硅電池片項目,2018年平煤隆基計劃在已有2GW產能的基礎上,進一步增進2GW產能,將深度拓寬太陽能電池片行業的利益鏈條。
3、客戶資源優勢:公司是國內太陽能光伏產業主要企業的重要供應商,憑借穩定的產品質量和優質的售后服務,在行業內具有較高的聲譽。本公司主要客戶均為太陽能光伏行業知名企業。2017年,公司全面推動晶硅片切割刃料技術的更新換代,由傳統的晶硅片切割刃料業務轉化為金剛線切割業務。2018年6月底,公司完成了重大資產重組事項,將其持有的晶硅片切割刃料業務相關的資產轉讓給中國平煤神馬集團。借助此次重大資產重組事項,公司的營業局面有了較大的好轉。借助在行業內既往的良好口碑,公司將繼續研判市場形勢,在同下游客戶協同發展的基礎上,堅持以提升客戶整體服務水平為準則,施行市場占有率和現金流并行的銷售策略。
4、規模經濟優勢:公司堅持以光伏產業鏈為主業,通過整合與新能源、新材料、節能環保相關的業務,加快"新能源、新材料、節能環保"平臺建設。同時,公司通過購買股權、資產等形式挖掘有良好市場預期的項目,如平煤隆基的高效單晶硅電池片項目和平煤國能的動力鋰電池項目,并適時尋求外部資金支持與技術服務,為公司長期穩定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5、產品及技術優勢:公司是國家火炬計劃重點高新技術企業、是河南省第一批資源綜合利用型企業,已經取得ISO9001:2008質量管理體系認證,建立有國內一流的產品檢測中心,擁有省級企業工程技術中心,對產品生產實行全過程的檢測和控制。截至報告期末,已累計取證94項,其中發明專利23項,實用新型專利71項。
6、人才及管理優勢:公司堅持走產、學、研相結合的道路,自成立以來培養了一批擁有豐富的行業應用經驗、深刻掌握工藝技術的核心技術人員,這些核心技術人員是公司進行持續技術和產品創新的基礎。
另外,公司經過多年精益生產管理提升,不斷完善內部管理體系、提升內部運營效率;在重視技術人才引進和培養的同時,加大了優秀經營管理人才的引進和培養,在人員培訓、績效考核等方面加強了隊伍的建設。為公司的持續發展提供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