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5日,全國兩會第二場“部長通道”開啟。來自商務部、工業和信息化部、生態環境部的三位部長接受媒體視頻采訪,外貿、中小企業發展、環保等熱點話題與磨料磨具企業生產經營息息相關,部長們的回答向磨企釋放了哪些信號?疫情中的磨料磨具企業,誰又將是幸存者?
外貿
商務部部長鐘山:穩住外貿外資基本盤是黨中央、國務院的決策部署。外貿外資是改革開放的重要內容,也是改革開放的重大成果。從外貿看,最主要的是穩住外貿主體?,F在全國外貿主體超過30萬家,包括民營企業、國有企業和外資企業。面對疫情的沖擊,這些企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難。這些困難有一些是企業通過自身努力可以解決的,有一些需要政府的幫助。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從財政、稅收、金融、保險、產業鏈、供應鏈等政策上予以幫助支持,降低了企業的壓力,也激發了企業活力。我們認為,只要我們國家的外貿主體能夠穩住,我國的外貿就一定能穩住、能夠發展。
解讀:外貿是國民經濟的重要部分,對外貿易和國內貿易是我國民經濟這輛大車的兩個輪子,缺一不可。隨著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的蔓延,外貿企業面臨著資金緊張、訂單下降、運輸困難等挑戰,我國的對外貿易受到了嚴重沖擊,而穩住外貿的關鍵在于穩住外貿主體,也就是穩住外貿企業。穩外貿主體主要通過三種途徑來實現,一是政策幫持,從財政、稅收、金融、信貸等方面給予一系列的優惠減免及補助;二是模式升級,加快跨境電商等新業態發展;三是出口轉內銷,這點在磨料磨具企業身上表現的尤為突出,一些以外貿為主的磨料磨具、超硬材料企業已經著手開發國內市場,依靠國內市場來把企業的損失降到最低,保證企業能夠生存,以待疫情過后的東山再起。當然,企業出口轉內銷所面臨的競爭更加激烈,這不僅需要企業在產品質量、技術上下功夫,還需要在渠道、品牌上做文章。
中小企業發展
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苗圩:去年我國對中小企業在內的廣大企業降低稅費,今年還要嚴格執行這個政策,且延續全年。針對疫情防控情況,國家在財稅、金融、社保等方面已出臺了90條政策幫扶中小企業。工信部將從三方面做好工作,一是督促相關部門把好政策制定細則并落實;二是督促各地結合當地實際,為本地中小企業制定政策;三是今年下半年,將組織第三方評估機構,對各地落實情況進行評估,使中小企業能克服目前遇到的困難。
解讀:疫情之下,由于市場萎縮,造成了企業庫存積壓,而原材料成本、用工成本等各項成本并沒有減少,同時企業又面臨著還貸掣肘,不少中小企業陷入了現金流枯竭,資金鏈斷裂的窘境,企業的基本生存舉步維艱。“六穩”、“六保”工作中,穩就業是重中之重,企業又是就業的重要載體,穩就業需要企業來支撐,不允許出現大量企業倒閉的情況。在困難局面下,企業要生存就需要政策幫扶,需要一系列切實有效的政策為企業減壓降負。有了政策護航,磨企在下一步的經營中可以松口氣,這些舉措可以有效緩解企業壓力,激發企業活力。
環保
生態環境部部長黃潤秋:不能因為遇到困難、遇到挑戰,就放松對生態環境保護的工作要求,就放松對環境監管和環境準入的要求。在樹立生態環境保護的戰略定力方面,生態環境部門要做到三個堅定不動搖:第一個,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不動搖。第二個,堅持依法治理環境污染和依法保護生態環境不動搖。第三,堅守生態環境保護的底線不動搖。原則不能改,方向不能變,力度不能減,標準也不能降。在把握好戰略定力的前提下,生態環境部門要統籌考慮新冠肺炎疫情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也要把握好推進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節奏和力度。按照問題精準、時間精準、區位精準、對象精準、措施精準五個精準統籌好疫情防控和治污。
解讀:環保督察走過五年,凝聚起了全社會生態環境保護廣泛的思想共識,環保督察也已成常態。今后國家環保工作的開展,首先,在戰略定力上,綠色環保發展的理念不可動搖,這是基本,這是底線,這是原則。同時,生態環保要考慮到疫情對社會、經濟的影響,把握好環保節奏、力度,強調“精準”。由此可見,磨料磨具企業遭遇環保“一刀切”的幾率將會很小,應該不會出現像2018年鄭州市克鋼磨料磨具制造有限公司、鄭州市永泰磨料磨具有限公司因粉塵涉爆分別被處以9000元和20000元行政處罰的“莫須有”事件。近幾年,企業歷經環保整治與自身環保技改工作的不斷推進,整個磨料磨具行業的環保管理水平得到了極大提升,可以預見,在后疫情時期,環保對磨企的影響料將“緩和”,當然這個“緩和”的前提是企業環保工作做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