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澎湃新聞對外報道,中科院入局起作用,經過團隊科研人員的日夜奮戰,中國芯再次“突圍”,終于研發出來了可以直接省略光刻機的8英寸石墨烯單晶圓。據悉,這是作為碳基芯片的主要材料,世界各國在石墨烯單晶圓的研發上都面臨著關鍵節點,可只有中國的團隊們完成了突破,一舉打破美國硅基芯片在世界范圍內的壟斷地位。實際上,為了拖垮中國芯片的研制腳步,美國曾勒令多國禁止對華出售光刻機,但眼下中國科研團隊的突破打破了美國“卡脖子”的局面,美國的技術優勢地位正在逐步削弱。
中科院研制出8英寸的石墨烯單晶圓
一直以來,世界各國普遍使用的都是美國研發的硅基芯片為主,即使是中國的企業,在美國制裁之前也都是如此。可美國制裁大棒的揮下,不但停止了對華芯片技術的輸出,更是直接鎖死了高端光刻機的對華出口,使得中國企業在芯片研發領域頻頻受阻,一度到了絕境。
在這樣的情況下,中科院對外發表聲明入局芯片領域,意在打破美國對中國企業的技術封鎖。功夫不負有心人,時間不過數月,中國科研團隊就研發出來了可以跳過光刻機過程的8英寸的石墨烯單晶圓,這一重要成果大大縮短了中國碳基芯片的問世時間。
和美國硅基芯片不同的是,中國自主研發的碳基芯片在穩定性和功能性上都有了突破性的提升,這是世界范圍內一種全新“品種”的芯片,是在硅基芯片概念上的一次全面革新后創造出來的嶄新物種。
事實上,由于美國這些年對各國技術封鎖的手段越來越頻繁,使得很多國家都開始接觸碳基芯片領域,希望能夠借此打破美國的技術優勢。可直到目前為止,也只有中國能夠生產出8英寸石墨烯晶圓,接下來中科院面臨的任務就是,如何利用8英寸石墨烯晶圓材料來實現硅基芯片的量產。
硅基芯片的國際地位受到沖擊
可以說,一旦中科院完成了這一目標,那美國的芯片優勢對于中國企業將會全然失效,不僅如此,全球半導體領域的市場控制權都會重新洗牌,中國能在芯片領域獲得全新的地位。長期以來,之所以面對美國的無端限制中國企業都是忍氣吞聲,根本上還是因為美國那邊掌握了核心技術,如果突然失去了美國的支持,那企業大部分生產項目都無法開展,從中國企業華為身上就能看的很清楚。由于失去了美國芯片的供應,導致華為近兩年不得不斥千億巨資來研發國產芯片,可即使達到了如此龐大的投入,芯片的研發進度也沒能顯著提升。
如此來看,發展屬于自己國家的核心芯片技術對我們來說異常重要。美國現在對中科院的研發成果恨的牙癢癢,但因為其國內的科研團隊是做硅基芯片出身的,現在想讓他們轉行改去研發碳基芯片,這本身就是不現實的事情。
可以預見的是,隨著中國加大力度鉆研芯片,美國在芯片領域的優勢地位很快就要不復存在,雖然現在美國在極力拖延這個事情,但結果既然已經注定,再多的過程也都是在做無用功罷了,現在只需要等待中科院完成硅基芯片的量產,美國最不愿意的面臨的結果就會出現在他們眼前。
當前在經濟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任何一個國家都不可能憑借技術封鎖來延緩他國的發展速度,美國應當認清這個事實,短時間的制裁并不能達到預定的目的,只有技術的合作與互通才能促進雙方長久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