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yè)景氣度再高,也難抵成本上漲帶來的影響。
10月30日,A股光伏企業(yè)三季報幾近披露完畢。原材料持續(xù)漲價,光伏企業(yè)的成本控制表現如何成為市場關注焦點。
光伏龍頭隆基股份三季報顯示,2021年第三季度,公司實現營收211.07億元,同比54.17%;歸母凈利潤25.63億元,同比增長14.39%;扣非歸母凈利潤24.94億元,同比增長17.65%。
天合光能同樣交出亮眼成績單。2021年第三季度,天合光能實現營收110.77億元,同比增長50.09%;歸母凈利潤4.51億元,同比增長33.06%;扣非歸母凈利潤3.88億元,同比增長24.38%。
中環(huán)股份三季度實現營收114.45億元,同比大增141.84%:歸母凈利潤27.61億元,同比激增226.29%。同期,晶澳科技(002456.SZ)表現穩(wěn)健,實現營收99.04億元,同比增長70.46%;歸母凈利潤5.99億元,同比增長1.44%。
盡管業(yè)績表現搶眼,但原材料價格持續(xù)上漲所帶來的影響也體現在三季度財報上。
西南證券研報稱,天合光能三季度綜合毛利率為13.93%,環(huán)比小幅下降0.25個百分點;東吳證券研報則指出,隆基股份三季度毛利率為18.93%,環(huán)比下降3.4個百分點。
硅料是光伏行業(yè)最為重要的原材料,用來生產硅片等光伏產品。PVInfoLink數據顯示,截至9月30日,多晶硅致密料市場均價已漲至每公斤228元。業(yè)內曾盛傳,若硅料價格超過每公斤220元,將直接對終端總需求造成沖擊,從而使得四季度傳統(tǒng)旺季的工作節(jié)奏無法明朗。
“目前,業(yè)內預期原材料價格下降的時間節(jié)點在明年年中。”10月30日,一名光伏行業(yè)資深人士向時代周報記者分析,預計到明年年中,產業(yè)鏈上投資的硅料產能將能逐步實現有效釋放,“但這個前提是不再出現政策變動等特殊情況”。
成本漲價已逐步傳導至行業(yè)下游進行消化。
下游廠商愛旭股份2今年第三季度,實現營收43.30億元,同比增長69.05%;歸母凈利潤-2206.71萬元,同比下降109.29%。愛旭股份解釋稱,2021年1至9月,受全球疫情、能耗雙控限電政策以及硅料供應緊張的多重影響,公司主要原材料硅片價格年內總體保持上漲態(tài)勢,雖然電池片價格亦有所上漲但漲幅不及硅片價格漲幅,導致公司利潤有所下降。
國信證券研報認為,國內近期組件價格持續(xù)混亂,當前成交訂單的項目仍以分布式項目為主,集中式項目仍在博弈,且隨著天氣逐漸轉涼,國內部分項目已在收尾階段,目前市場呈現報價持續(xù)上調,但是成交量稀少的情況。海外方面市場氛圍也較為觀望,重新調整舊訂單價格,當前買賣雙方仍在博弈,終端接受度有限。
就在今年9月底,隆基股份、天合光能、晶澳科技等5家組件企業(yè)聯合發(fā)文呼吁,引導企業(yè)避開年末“搶裝潮”,推動國內電站項目有序進行。
“在原材料成本高漲情況下,搶裝潮只會讓項目安裝成本進一步上升,不利于產業(yè)鏈發(fā)展。”上述從業(yè)人士對時代周報記者說。
上述5家企業(yè)還表示,頭部組件企業(yè)受原材料、限電等因素的綜合影響,不得不降低產能開工率,預計當前產能的達產率將不超過70%,產能短缺難以滿足市場短期內裝機目標。
有分析師告訴時代周報記者,開工率受制于原材料供應問題,目前尚難以預估恢復正常的準確時間節(jié)點。
PVInfoLink數據顯示,截至10月底,硅料成交價格區(qū)間接近270元的高位均價,盡管有部分新產能預期投產,但11月和12月的硅料有效供應數量環(huán)比提升能力有限。
值得一提的是,受漲價影響較大的海外市場,重新談價的大型地面電站項目部分落地,但受成本上漲影響,報價均出現小幅上升。
據海關總署數據,9月,太陽能電池(組件)出口27.05億美元,同比增長35%,環(huán)比下降7%;1-9月太陽能電池(組件)累計出口198.56億美元,同比增長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