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觀點:刀具耗材屬性明顯,是制造業晴雨表。目前國產刀具市場規模約400億,隨著國產替代、技術升級與下游需求交替,刀具市場規模持續擴容,行業需求穩中有升。刀具市場競爭格局呈金字塔型,國產品牌潛力大,國內頭部企業是推動國產替代的中堅力量。歐科億作為國內第二大硬質合金數控刀具供應商,2021年7月入選為工信部公示的第三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名單,品牌、渠道、技術、產能四大優勢助力公司發展。2022年隨著新增產能投產,公司進入快速成長期。
■刀具消費規模持續擴容,行業需求穩中有升。目前我國刀具消費市場規模約400億人民幣,三重因素驅動刀具市場規模持續擴容。(1)國產替代:2015-2020年,進口刀具占比由37%下降至31%,進口依賴度逐年降低。2020年同比降低3.5pct,降幅明顯,刀具市場國產替代進程加快,國產刀具品牌迎來黃金發展期。(2)技術升級:我國機床數控化率約40%,相較于海外發達國家的80%,仍有較大提升空間。機床數控化率提升將帶動數控刀具占比、需求提升。(3)需求交替:刀具下游應用廣泛,航空航天、新能源等不同下游需求交替出現將帶動刀具市場需求持續提升。
■國內頭部廠商2021年初展鋒芒,2022年刀具國產替代持續深化。國內刀具市場競爭格局呈現金字塔型,國產品牌潛力大,頭部企業是推動國產替代的中堅力量。(1)國產品牌潛力大:國內刀具高端領域被山特維克等大型跨國公司把持,國產替代空間廣闊,國產品牌潛力大。(2)國產替代正當時,國內頭部廠商初展鋒芒:株洲鉆石、歐科億、華銳精密等國內頭部企業部分產品已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產品力提升疊加政策扶持,刀具國產替代正當時。2021年國內產能充分釋放,下游接受度提升,國產品牌初展鋒芒。2022年擴產進程進一步加快,國產替代持續深化。
■技術、品牌、渠道、產能四大優勢助力公司發展,IPO募投項目投產增強競爭實力。公司長期深耕刀具行業,建立起技術、品牌、渠道、產能四大優勢,助力公司發展。品牌:公司是國內鋸齒刀片生產規模最大的企業,也是國內第二大硬質合金數控刀具供應商,深受客戶認可,品牌價值高,并于2021年7月入選為工信部公示的第三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名單。技術:一方面公司聚集了一支經驗豐富、技術成熟的研發團隊,截至2020年底公司技術人員占比13.3%,內部核心技術人員身居要職,同時不斷加強與國內高校的深入合作,創造良好外部研發環境,內外兼修提高技術研發水平。另一方面公司核心技術達到行業先進水平,并持續加大研發投入,2020年公司研發支出占營收比重4.72%,占比較高。用技術說話,提升公司產品競爭力。銷售:多種銷售模式并行,銷售渠道不斷拓寬。一方面直銷與經銷并行,在鞏固維系老客戶的同時,不斷開拓數控刀具新客戶,建立多層次、廣覆蓋的客戶網絡,與渠道共成長、同發展,銷售渠道不斷拓寬。另一方面對客戶進行分層,針對不同層級、不同地區的客戶采用多樣化的拓展戰略,客戶群體不斷增加。生產:一方面持續進行產能擴張,抓住發展機遇。2021年公司產能增幅超預期(主要系公司炎陵年產2000萬片數控刀具項目第二期上半年達產,產能爬坡順利所致),2022年公司IPO募投4000萬片數控刀片項目投產,產能進一步擴充,增強競爭實力。另一方面通過產業園建設擴充產品品類,提升公司整體解決方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