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和信息化部辦公廳、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辦公廳、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辦公廳、國家知識產權局辦公室印發原材料工業“三品”實施方案,方案指出主要任務包括:
優化傳統品種結構。圍繞石化化工、鋼鐵、有色金屬、建材等領域優勢原材料品種,系統梳理現有標準和產品類型,加快淘汰低端、性能重疊的類似牌號,提升傳統產品供給檔次和水平。在鋼材、鋁材、水泥等重點領域完善主干品種體系,推動產品體系化發展。加快鋼材、玻璃、陶瓷等傳統產品升級換代,不斷提升產品性能和品質。大力開拓傳統產品新市場、新用途,挖掘綠色建材、鋁材等產品消費潛能,不斷提升傳統產品競爭優勢和競爭效率。
豐富新材料品種。實施關鍵基礎材料提升行動,完善新材料生產應用平臺,優化上下游合作機制,聚焦高性能、功能化、差別化的新材料產品,重點發展高溫合金、高性能特種合金、稀土功能材料、生物基和生物醫用材料等關鍵基礎材料。實施前沿材料前瞻布局行動,積極培育石墨烯材料、量子材料、智能材料等前沿新材料,進一步提升高端產品有效供給能力,強化對戰略性新興產業和國家重大工程的支撐作用。
發展綠色低碳產品。圍繞石化化工、鋼鐵、有色金屬、建材等行業,開展節能降碳和綠色轉型升級改造,逐步降低原材料產品單位能耗和碳排放量。加強可降解塑料、生物基材料等高品質綠色低碳材料研發和應用,大力發展全氧富氧燃燒、膜分離、直接空氣等碳捕捉技術,擴大低碳、零碳產品供給。強化綠色產品評價標準實施,建立重點產品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數據庫,探索將原材料產品碳足跡指標納入評價體系。發布綠色低碳方向鼓勵推廣應用技術和產品目錄,加快循環利用、低碳環保等綠色產品研發與應用。加快建設統一的綠色產品標準、認證、標識體系,引導具有生態主導力的龍頭企業構建綠色產品供應鏈體系,創造和拉動綠色消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