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其他行業相比,以金剛石為代表的超硬材料行業無疑是朝陽產業。超硬材料未來升級發展有三個方向。
如何實現超硬材料的高質量發展?河南工業大學栗正新教授提出了3個抓手:
從傳統的切磨拋工具,到高精度、高效率、超精密加工發展;商業模式也要升級,從單純銷售產品到提供全套解決方案。
開發金剛石材料的優異性能,制備功能金剛石器件。
完善培育鉆石產業鏈,呵護國內市場健康發展。
1、高端金剛石工具升級的道路并不好走
超硬材料產業的一個重要發展方向,是向高端工具的領域挺進。
目前我們的中低端的工具領域已經面臨產能過剩的局面,雖然價格仍然隨行情有些波動,但整體還是供大于求的趨勢,競爭激烈。反觀高端工具領域,我們仍然有較高比例的需求要依賴進口產品。不論是從客戶需求還是產業發展的角度,勢必要挺進高端領域。
然而升級的路并不好走。回顧產業發展歷程,我國超硬制品行業前期主要以借鑒模仿為主,原創性創新仍然較少。通俗地講,簡單好學的部分我們都模仿成功了,也借助國內的產業特色實現了跨越式發展。繼續向高端發展,面臨更多的困難,不論是繼續追蹤國際前沿技術進展,還是獨立開展研究另辟蹊徑,都需要技術團隊的長期投入。這對企業的創新能力和管理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功能金剛石器件研發工作才剛剛起步
金剛石材料在眾多領域有優異的性能,其功能化應用會開創多個萬億級的市場,是超硬材料產業的又一個重要發展方向。
金剛石材料在寬禁帶半導體、輻射探測、量子計算、生物醫藥、窗口器件、聲波材料、薄膜電極和熱量傳導等領域具有廣闊的研究前景。但是目前各領域基本都處在起步階段,除了熱沉材料、電極材料和聲波材料領域有一些初步的應用外,其他領域仍然尚未看到可行的應用方案。
3、培育鉆石飾品市場前景不容樂觀
過去一年,培育鉆石領域的發展迅猛,產生了較大的市場紅利。這也是超硬材料的重要發展分支。
但是我們也要看到,目前鉆石首飾的市場正處在瓶頸階段。這是因為市場發展不夠成熟,前期的紅利嚴重依賴中間環節的托舉。目前生產的培育鉆石仍然以出口市場為主,國內主要珠寶銷售方仍未大規模開展相關業務,線下門店少有培育鉆石產品。加之受宏觀經濟形勢的影響,培育鉆石領域的從業者面臨較大的壓力。
在培育國內市場方面,需要有關單位從加工、渠道到終端和品牌等方面進行海量投入,才有希望見到成效。
4、產業技術研究院探索產業轉化的前沿
為了助力超硬材料發展,鄭州市高新區和河南工業大學在西美大廈成立了產業技術研究院,以超硬材料為主攻方向,配合政府關于“金剛石創新谷”的政策規劃,圍繞高端的傳統工具、功能金剛石器件和培育鉆石三個方面開展研究與創新。通過前期投入與成果轉化,創造數倍于投入的產業規模。
金剛石創新谷也會支持培育鉆石的產業鏈發展,涵蓋從合成、設計、加工到渠道、品牌的全領域發展。
栗正新
栗正新,男,1964年12月出生,碩士研究生,教授。現任河南工業大學材料科與工程學院教授,高溫耐磨材料河南省工程實驗室主任,河南省金剛石復合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全國磨料磨具標準化委員會固結磨具分會副主任、河南省機械工程學會常務理事,河南省機械工程學會超硬材料專業分會副主任委員兼秘書長,中國超硬材料行業協會專家委員會副主任、中國磨料磨具行業專家委員會常務主任、河南省高校學術技術帶頭人 ,九三學社河南省委常委、九三河南工業大學委員會主委。《金剛石與磨料磨具工程》期刊編委、《超硬材料工程》期刊編委、《Diamond and related materials》審稿人。
近幾年承擔國家重大專項“陶瓷微晶磨料及磨具制備技術”、河南省重大科技專項“高端復合超硬材料制備技術與工程化應用研究”、河南省自主創新資金項目“高速高效陶瓷CBN砂輪關鍵技術研發及產業化”等研究課題。負責起草完成國家標準3項,和企業合作項目40多項。發表論文60多篇,完成省級科技成果6項,出版編著4部,授權發明專利3項,獲河南省科技進步一等獎2項。
本文來源:《金剛石與磨料磨具工程》雜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