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鉆石產業鏈可以分為三大環節,分別是毛坯鉆石生產、切磨加工以及終端零售。擁有高溫高壓核心技術和資源的中國占據全球高溫高壓法培育鉆石產量的90%以上,是名副其實的培育鉆石生產大國,而印度憑借成熟的鉆石切割加工產業集群,占據全球95%的鉆石切磨市場份額,美國是成熟的培育鉆石終端零售市場,根據De Beers 鉆石洞察報告數據顯示,美國消費全球80%培育鉆石飾品,2021年美國培育鉆石產值滲透率約8%。
近年來,培育鉆石產業鏈一直保持著“中—印—美”三足鼎立的局面,但隨著印度政府在培育鉆石生產制造環節扶持力度的逐漸加大,這種局面或將被打破。在培育鉆石毛坯生產占據主導地位,擁有定價權的中國將逐漸失去競爭優勢。
免除電力稅
2022年11月,印度政府宣布免除培育鉆石生產過程中的電力稅,培育鉆石制造過程的主要成本是電力,幾乎占到了支出的70%。古吉拉特邦地區GJEPC前主席Dinesh Navadia說:“免除電力稅的決定將提高蘇拉特的培育鉆石制造商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特別是與中國同行的競爭。”
取消培育鉆石晶種進口稅
2月1日,印度財政部長Nirmala Sitharaman在年度聯邦預算報告中宣布,用于制造培育鉆石毛坯的晶種的進口關稅將于次日起從5%降至0。該修正案旨在降低該國培育鉆石的生產成本。
設立培育鉆石研發中心
近日,印度政府已提議在印度理工學院馬德拉斯分校建立一個印度實驗室培育鉆石中心(InCent-LGD),估計費用為24.296億盧比,約為2900萬美元,目的是向印度培育鉆石行業和企業家提供技術援助,促進化學氣相沉積和高溫高壓技術的本土研發和培育鉆石制造以及擴大培育鉆石業務。
此外,印度政府還承諾將引入新的協調制度(HS)裝運編碼,以便讓消費者更清楚地區分天然鉆石和培育寶石。
短短幾月,印度各級政府支持培育鉆石的力度不斷加大,這些政策將有助于印度在培育鉆石產業中從毛坯加工延伸到合成制造、珠寶成品均位于世界領先地位。
吉林大學博導、鄭州華晶金剛石股份有限公司臧傳義博士告訴中國超硬材料網記者,根據相關數據預測,2022年CVD培育鉆石的產量為1100萬克拉,高溫高壓培育鉆石的產量為700多萬克拉;預計2023年CVD培育鉆石的產量能達到1900多萬克拉,高溫高壓能達到1100多萬克拉,近乎翻倍式增長。
不僅產量在增長,培育鉆石的滲透率也在不斷提升,這是一個千億級的藍海市場。印度政府也正是因為看好培育鉆石的發展前景,才會在政策扶持方面一直動作不斷。如果印度在培育鉆石合成領域形成規模化產業化,可能會以此來制約國內的合成生產廠商,我們將徹底喪失培育鉆石的主導權和議價權。
河南天宸之鉆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張森林表示,我國是鉆石消費大國,2021年天然鉆石進口金額近100億美元,培育鉆石市場空間前景良好。從終端消費市場來看,得益于央視的報道宣傳、短視頻的科普,培育鉆石市場認知度、滲透率有了很大的提高,國內消費者對培育鉆石的市場需求日益高漲。天宸之鉆積極打造設計師鉆石品牌,進行線上新媒體與線下實體品牌店的推廣,市場反響良好。2022年實現毛坯培育鉆石年產能20萬克拉,預計2023年增長到40萬克拉。
談及印度政府對培育鉆石的扶持力度,張森林說到:“全球90%的鉆石加工都是在印度完成,其鉆石切磨加工人數超100萬人,是全球的鉆石切磨中心,這樣大的體量,印度在政策方面的傾斜能理解,但我們一定要保持警惕態度。目前隨著中國黃金進軍培育鉆石領域,國內培育鉆石終端零售的整體競爭力將不用太擔心,但是在薄弱的切磨加工環節,還希望各地政府能夠圍繞這一產業痛點、難點,因地制宜給予一定的支持,除了政府政策引導,切磨加工設備的自研,培育鉆石人才培養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項。”
臧傳義建議,我國培育鉆石市場亟待龍頭企業、資本市場以及政府部門共同主導行業變革,成立統一協會聯盟,甚至可以設立鉆石金融穩定保障基金,保護好培育鉆石價格體系,避免再次發生去年那樣的價格下降頻率和幅度,約束一下行業發展,保持良性的競爭,共同做大做強市場。
同時應該把培育鉆石以自動切磨為基礎實現標準化,讓中國鉆石更標準,不再以天然鉆石的4C標準為依據,比如45分到55分的D、E、VS、VVS的培育鉆石都歸屬于一個級別,直接一口價,不再詳細的區分克拉、顏色、凈度、切工。
除此之外,還要加大自動化切磨拋研發力度,應該由政府主導建設鉆石加工產業園,補足鉆石切磨加工的短板,延伸延長培育鉆石產業鏈,在中游加工環節獲得了一定的主動權,實現從培育鉆石生產大國向培育鉆石產業強國的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