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經濟發展中內生動力不強、需求不足的問題,山東、吉林、遼寧等地近日密集部署新舉措,在促進消費增長、擴大有效投資、推動制造業轉型升級等方面發力,進一步增強經濟內生動力。
“五一”之后多地再推促消費舉措
“五一”之后,多地及時出臺了新一輪促消費政策,把恢復和擴大消費擺在優先位置。
湖南省商務廳、財政廳5月6日共同印發《落實“穩增長”20條 進一步恢復和擴大消費若干政策措施》,要求加快推進新消費場景和平臺創建。培育建設一批示范步行街、智慧商圈、夜間消費集聚區。
山東日前印發《關于促進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暨2023年“穩中向好、進中提質”政策清單(第三批)》,提出支持對商業綜合體內限額以上商戶的培育。對符合條件的前三季度限上單位銷售額排前10位的商業綜合體,根據新增納統單位數量分三檔進行獎補。
近日發布的《遼寧省文化和旅游系統優化營商環境提升服務質量若干措施》提出,引進國內外知名酒店品牌和專業管理團隊落戶遼寧。同時要規范經營行為,打造誠信踐諾的消費環境。
“五一”假期期間,各地搶抓契機,實施了一輪促消費舉措——北京發放第二批京彩綠色消費券,聯動60余個商圈、企業開展促消費活動;上海“五五購物節”發力新場景,促進購物、文旅、美食、賽事、展覽五大領域聯動;吉林開通多條“夜經濟”直通線路,滿足游客交通出行需求……
在促消費政策的助推下,消費需求加速釋放。據商務部監測,“五一”假期全國重點零售和餐飲企業銷售額同比增長18.9%。
植信投資研究院首席經濟學家連平預計,隨著經濟穩中向好帶動就業市場逐步好轉,假日消費場景增多,服務消費持續恢復,餐飲消費修復快速推進,整體消費需求有望得到有力釋放。
擴投資的發力點是激發民間投資
擴大有效投資是增強經濟內生動力的重要內容。多地正在發力擴投資,本輪擴投資舉措的重點是激發帶動民間投資。
5月4日,廣東省委常委會召開會議,提出積極擴大有效投資,扎實推動重大項目建設,向民間資本推介一批投資示范項目。
吉林印發《吉林省制造業智能化改造和數字化轉型行動方案(2023—2025)》等文件。吉林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副廳長馬毅在5月5日舉行的發布會上表示,未來三年,將以“政策全覆蓋”來激發企業投資動力,省財政每年將統籌安排專項資金,給予符合條件的項目貼息支持。
浙江省財政廳近日迭代優化了綠色轉化財政專項激勵政策,要求創新投融資機制,鼓勵、引導和吸引社會資金參與。
相關部委加強統籌謀劃和系統部署,擬建立鼓勵民間資本參與重大項目建設機制。國家發展改革委新聞發言人孟瑋日前表示,“接下來將加強信息發布和引導,依托全國投資項目在線審批監管平臺,積極向民間資本推薦吸引力強的項目,使更多民間資本參與到國家重大項目建設中來”。
“民間投資是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的主力軍,也是提升投資質量、增強投資活力的關鍵力量。一季度民間投資增長乏力,應盡快激發民間投資活力。”西南財經大學經濟學院教授、政治經濟學研究所所長吳垠表示。
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研究員王蘊認為,擴大有效投資,在短期內有助于擴大內需,長期看有利于提高有效供給能力、提升供給質量,進而引領和創造新的需求,推動形成供需良性循環,增強國內大循環的內生動力和可靠性。
聚焦實體經濟提升制造業
增強經濟內生動力還需聚焦實體經濟。多地抓牢制造業“定盤星” ,多項舉措推動制造業轉型升級。
5月5日,山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等5部門正式發布《山東省制造業創新能力提升三年行動計劃(2023—2025年)》,山東將實施關鍵核心技術攻關能力提升行動、優質企業培育提升行動、未來產業發展提升行動等九大行動,加快提升制造業創新能力,打造“山東制造”優勢品牌。
5月4日,黑龍江省發展改革委等部門發布《致有關制造業企業的一封信》提出,繼續開展擴大制造業中長期貸款投放工作,支持領域也再次拓寬,歡迎有中長期貸款需求的廣大制造業企業積極申報。
吉林正在推進“數字吉林”建設,該省表示將通過創新舉措和政策引導,力爭用三年時間,推動有意愿的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完成一輪智能化改造和數字化轉型。
吳垠對記者表示,制造業是立國之本、強國之基,是實體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制造業的質量和效益,直接影響著經濟內生動力。接下來,應該有針對性地加快補上我國產業鏈供應鏈短板弱項,推動短板產業補鏈、優勢產業延鏈,傳統產業升鏈、新興產業建鏈,增強產業發展的接續性和競爭力,同時優化重大生產力布局,確保國民經濟循環暢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