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作為下半年的首個交易日,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較上日調升了3個基點至7.1265。但在即期市場,在岸人民幣兌美元下午收盤報7.2684,較上一個交易日下跌25個基點。
今年上半年,在美元強勢、日元瘋狂走貶等諸多因素影響下,人民幣匯率走出了起伏不定、先揚后仰的曲線。其中,近期人民幣匯率的“高光時刻”發生“五一”假期期間,離岸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從7.2312一路上漲至7.1644,累計漲幅接近700個基點。不過,6月份人民幣兌美元匯率跌至年內低點,離岸人民幣兌美元年內首破7.3關口。
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累計下跌441個基點,跌幅為0.6%;在岸人民幣兌美元下跌約1739個基點,跌約2.7%;離岸人民幣兌美元下跌約1738個基點,跌幅約2.4%。
某券商宏觀分析師向財聯社記者表示,對比日元等其他貨幣,上半年人民幣匯率的表現并不算差,2.4%的貶值空間也不算太大。美元強勢、地緣形勢起伏、經濟增長速度較為緩慢,是導致人民幣匯率走低的主要因素。
“另外,從交易市場的情況來看,盡管上半年我國出口情況不錯。但依據我們的觀察,今年很多出口貿易商選擇將美元留存在境外,并沒有進行結匯。整體來看,上半年結匯情況堪稱近幾年來的低點。這也對人民幣匯率造成一定影響。”該分析師還表示。
央行近期“穩匯率”態度明顯
據6月28日外管局公布的數據,2024Q1我國經常賬戶余額392.1億美元,同比減少達375.2億美元,其中,貨物順差同比減少50.9億美元,服務逆差同比大幅擴大201.9億美元,出境旅行為主的中高端服務消費呈現出穩定增長的態勢。2024Q1外匯儲備消耗高達437.1億美元,較2023Q4多減326億美元,同比多減23.1億美元。
對此,6月30日,華金證券秦泰指出,當前外部環境日趨嚴峻,出口不確定性提升,人民幣貶值壓力有所加大。
6月30日,中郵證券梁偉超、董嚴平指出,央行第二季度貨幣政策例會的信息顯示, 央行關注匯率形勢,堅決防止匯率超調風險。“以文本對比而言,二季度例會公告于一季度相比,僅匯率相關表述出現明顯變化。”
6月29日,中信證券固定收益部發文稱,金融強國“六個強大”中包含“強大的貨幣”這一要素內涵,意味著匯率因素在央行貨幣政策目標中的影響不斷抬升。今年以來,國內基本面弱復蘇給匯率帶來的支撐有限,疊加美聯儲開啟降息的預期時點不斷推后施壓人民幣匯率走勢,中美存貸款市場、貨幣市場及債券市場等多項利差倒掛程度處于歷史高位。
值得注意的是,盡管上半年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一度有所下調,但下半年首日,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較上日調升了3點。“這應該也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有關方面的態度,即人民幣匯率可以適度下調,但必須保持在穩定的區間。” 上述宏觀分析師表示,從吸引外資的角度來看,人民幣匯率也不適合持續下跌。同時,處于穩定股市的角度考量,人民幣匯率也需要更強勢。
下半年基本面有支撐,但不確定性仍存
對于下半年人民幣匯率的的走向,近期業內多保持相對樂觀態度。中國銀行研究院發布的《2024年三季度經濟金融展望報告》指出,隨著一些發達經濟體啟動降息,下半年人民幣有望走向升值。
上述分析師認為,應對匯率超調的風險,當前央行的武器庫中仍然有足夠的儲備。若下半年地產回暖、經濟回升,有望從基本面支持人民幣匯率走強。不過,最大的困擾仍是美聯儲降息的不確定性和國內降息的預期。
中信證券固定收益部認為,預計在中美利差大幅倒掛的環境下,央行可能更傾向于先通過較為穩定的短期政策利率穩住國內短端市場利率,并關注長期收益率的變化,同時掉期市場持續吸引外資流入也可以對沖一部分人民幣匯率貶值壓力。
對于匯率的具體走向,銀河證券在下半年展望中認為,人民幣現階段從相對價格的角度看并沒有內在貶值壓力,下半年預計在7.1-7.3的范圍內波動。
此外,華金證券秦泰認為,出口不確定性正在顯著提升,并可能導致人民幣貶值壓力有所加大,同時也可能因此進一步限制我國貨幣政策的寬松空間。預計人民幣匯率下半年將大概率在7.25-7.35區間內窄幅波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