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光伏產業減產保價進程深入,產業鏈經歷去年重度虧損后,今年“輕裝上陣”迎來的業績企穩與估值重估,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
一季度通常是光伏裝機的淡季,當前光伏行業仍處于減產保價階段,加上春節假期停工,進一步縮減了當月的供給規模,使得今年一季度的光伏供給或成為過去兩至三年以來同期最低水平。同時,節后終端需求排產尚未完全恢復,市場整體活躍度較低,使得價格整體持穩。
在行業明確底部,靜待拐點反彈時,供需格局更好的環節有望優先迎來價格復蘇,推動相關企業盈利修復,或有望帶動估值中樞上行。
節后光伏產業價格持穩
根據InfoLink與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硅業分會(下稱“硅業分會”),上周全周光伏市場整體運行平穩。硅業分會指出,絕大多數硅料企業積極履行行業自律的約定,多晶硅供需關系逐步向平衡過渡,庫存壓力得到極大程度的緩解,預計價格在上半年仍具有長期向好的趨勢。
硅片、電池、組件的價格本周均持穩運行。其中,1月份國內硅片產量44.71GW,環比減少2.61%,減量主要來自專業化企業調整生產負荷匹配需求。另外,1月國內電池產量約41GW,環比減少10.9%;組件產量38GW,環比減少19.1%。終端需求來看,淡季需求與產業鏈排產低點仍然存在,按往年規律來看,通常要到2月中下旬實現全面復工,組件環節直接面對終端客戶,截至目前部分廠商仍在放假期間,多數訂單商談尚未有定論。
近日,歐洲市場的組件醞釀漲勢引起了市場不小關注。歐洲光伏產品在線交易平臺Search4Solar數據顯示,歐洲光伏組件價格在數月下跌后首次反彈,漲幅超過20%。對此,InfoLink分析認為,歐洲市場組件前期低價訂單交付收尾,現貨市場價格逐漸回穩,正在醞釀漲勢,漲幅取決于終端接受程度。
上游硅料價格的波動是全行業供需的重要信號抓手,上游環節供給縮減傳導至終端組件,有望推升組件價格。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的光伏企業人士表示,組件價格長期低于1元/W后,部分廠商已經不愿意低價生產。“去年組件環節出現過低價競爭,存在一些質量不那么好的產品,從市場動向來看海外市場若迎來組件漲價,終端需求提振,優先需求的是質量過硬的組件。同時,中國光伏行業協會擬針對光伏組件組織開展質量抽檢,隨著裝機需求提速,較好質量的組件商有望受益。”上述光伏企業人士說。
就P型產能2025年的去化節奏,在上述光伏企業人士看來,預計P型電池將在今年全面淘汰,有望進一步釋放其他新技術路徑的滲透率。“從上市公司業績預告提到的存貨減值規模和頻次來看,全行業對P型‘退休’已經達成共識。N型組件目前已占據市場絕對主流地位,去年6月以來,在已明確組件型號的采購項目中,幾乎沒有P型組件招標采購需求。如此背景下,如果TOPCon產能無法滿足市場需求,BC、HJT電池的滲透率有望提速,帶動相關企業盈利修復。”
供給側積極出清后,光伏靜待反彈
2024年光伏產業鏈大幅跌價,上市公司普遍深度虧損,根據已經發布的業績預告統計,光伏板塊2024年凈利潤虧損超過500億,龍頭股通威股份(600438.SH)、隆基綠能(601012.SH)分別預計2024的歸母凈利潤至少虧損70億元、82億元。
上市公司計提存貨減值后也實現一定程度的“輕裝上陣”,通威股份近日披露的調研提及,公司基于P型產品市場迅速收縮的背景,在四季度對剩余P型電池資產進行了減值計提。
光伏產業鏈底部明確是市場當前的普遍共識,后續行業景氣上行與供需改善預期提升,將如何體現在上市公司的利潤修復與估值重估的預期備受關注。
供給側來看,光伏全行業實施的自律減產行為已經持續數月,供給側已經發生了積極變化。據SMM、Solarzoom等第三方機構統計,目前國內光伏硅料行業開工率已降至35%-40%,組件庫存較2024年第三季度高點已下降15%以上,光伏玻璃產能較2024年6月高點已下降23%;同時,光伏硅料、硅片成交價較2024年底前低點亦有10%~15%回升,國內組件集采市場定標價格已于2024年12月起實現近兩年首次回升。
記者進一步梳理了近期機構調研光伏上市公司的信息,展望今年國內光伏需求,組件龍頭晶科能源(688223.SH)表示,預計今年需求維持穩定增長,集中式項目為增量的主要貢獻市場,包括EPC定標量提升、“十四五”沙戈荒大基地,以及部分之前項目并網。分布式市場預計維持穩定,戶用裝機有所下降但工商業項目受高耗能企業綠電需求提升的影響,市場有望迎來增長。
“需求與新技術的變化是產業鏈觸底回升的重點。從大周期角度,我們認為今年光伏產業鏈具備觸底反彈的條件,但非反轉。觸發反彈的主要推動力是全行業自律減產后的供給側出清,有望推升價格回暖,但難以從根本上解決同質化競爭激烈的問題,多個新技術路徑的發展節奏是今年光伏產業的看點,包括BC電池、無銀漿料等新產品的需求增速,及其帶動設備、輔材的需求放量情況。”一位上海私募基金負責人對記者說:“短期布局季度邊際變化的視角來看,潛在漲價意愿中最有漲價落地可能”的環節可能是電池片、硅片、硅料。產能角度來看,可以密切關注供需格局最好的TOPCon電池和玻璃,這些環節的寡頭格局有望率先進入反彈階段。”
中信證券認為,經歷約2個半月回調,當前光伏設備指數已基本回調至2024年9月底反彈啟動的起點附近,隨著供給側改革和落后產能出清持續推進,板塊情緒有望迎來右側拐點。今年以來,光伏板塊止跌回升,90余只股年內平均漲幅為1.62%,禾望電氣(603063.SH)、鈞達股份(002865.SZ)、愛旭股份(600732.SH)等中小市值光伏股領漲板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