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廣西壯族自治區政府日前公布《關于做大做強做優我區工業的決定》,廣西將優先重點發展十四個千億元產業,大力發展四大新興產業,形成“14+4”的產業集群,到2020年,全區工業總產值、工...
廣西壯族自治區政府日前公布《關于做大做強做優我區工業的決定》,廣西將優先重點發展十四個千億元產業,大力發展四大新興產業,形成“14+4”的產業集群,到2020年,全區工業總產值、工業增加值分別比2010年翻兩番以上。 此次出臺的《決定》中提到,做大做強做優工業是廣西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加快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的核心戰略和主攻方向,堅持以轉變發展方式為根本,以自主創新為核心,以改革開放為動力,以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為重點,以循環經濟為著力點,走出一條工業實力強、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人力資源得到充分發揮的具有廣西特色的新型工業化道路。
按《決定》,14個優先重點發展的千億元產業分別是食品、汽車、石化、電力、有色金屬、冶金、機械、建材、造紙與木材加工、電子信息、醫藥制造、紡織服裝與皮革、生物、修造船及海洋工程裝備。
其中,在2008年食品工業銷售收入突破千億元的基礎上,2012年實現汽車、石化、電力、有色金屬、冶金、機械六個產業銷售收入超千億元,工業成為經濟增長的核心支撐,建成全國制糖業循環經濟發展標準示范基地、全國乃至亞洲重要的鋁工業基地、區域性汽車制造中心。萬元GDP能耗下降到0.97噸標準煤,規模以上工業萬元增加值能耗下降到2.17噸標準煤;2015年實現建材、造紙與木材加工兩個產業銷售收入超千億元,建成區域性大型鋼鐵基地、全國重要的機械裝備生產及出口基地、西南地區最大的石油化工基地。重點行業中半數以上企業建成循環經濟企業;2020年力爭實現電子信息、醫藥制造、紡織服裝與皮革、生物、修造船及海洋工程裝備五個產業銷售收入達到千億元。逐步做大做強做優新材料、新能源、節能與環保、海洋四大新興產業,并力爭四大新興產業分別實現銷售收入接近千億元,使廣西工業化達到全國平均水平。
到2020年,廣西全區工業總產值、工業增加值分別比2015年翻一番,比2010年翻兩番以上,使廣西主要工業企業裝備及信息技術在重點行業、企業的應用水平達到國內先進水平,循環經濟發展模式基本形成。
為了順利實現這一目標,《規定》同時提出做大做強做優廣西工業的七大任務:包括加強重大工業產業基地建設、大力推進工業循環經濟、大興自主創新建設“數字廣西”、加強重點工業園區建設、推進國有企業戰略性重組發展大企業大集團、發展壯大非公有制經濟、大力發展開放型工業經濟。
來源:企業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