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雖然隨著工藝的提升,處理器的能耗比得到持續穩定的提升,但對于桌面市場,為了維持持續的性能增長,多年來CPU的功耗下降并不明顯,對散熱器的壓力沒有任何降低,對于用戶而言經常飽受散熱不...
雖然隨著工藝的提升,處理器的能耗比得到持續穩定的提升,但對于桌面市場,為了維持持續的性能增長,多年來CPU的功耗下降并不明顯,對散熱器的壓力沒有任何降低,對于用戶而言經常飽受散熱不給力帶來的自動關機、燒毀主板/CPU的問題。一般來說新裝機器由于散熱底座、鰭片、熱管完好,散熱效能比較高,不過隨著使用時間的推移,CPU散熱底座、熱管、散熱鰭片都會出現不同程度的氧化,特別是導熱的核心部位--CPU底座受到高溫以及不穩定環境的影響更為明顯,導致散熱性能下降,進而出現自動關機、燒毀主板/CPU的問題。如何在不更新散熱器的情況下,將CPU的溫度控制在合理的范圍成為這些用戶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而本文將通過散熱器/CPU打磨,為大家探索一條全新的散熱改良道路。

待改良散熱器--Intel原裝散熱器,Intel原裝散熱器作為免費附贈,歷來是主流裝機用戶的最佳綜合解決方案,絕對是散熱器市場的中堅力量。
待改良散熱器--Tt Mini Tower,Tt Mini Tower是一款百元級別明星散熱器,產品使用了3根6mm熱管導熱,在體積和溫度控制方面做到了一個很好的平衡。
待改良散熱器--九州風神冰暴,九州風神冰暴是一款性能級散熱器,產品配備了多達6根熱管,體積和重量都比Tt Mini Tower高出不少,6根直徑6mm的純銅熱管設計可以更快地將散熱器底座上的熱量傳導至各層散熱鰭片之上,加快熱量的散發速度。
適用于Core i5和Core i7的Intel原裝散熱器全部采用了純銅底座設計,可以有效提升熱量轉移速率,再依靠高速風扇將熱量帶走,雖然噪音控制一般,但散熱表現還算中規中矩。
Tt Mini Tower采用簡單的純銅底座設計,工藝為切削式,在面對長期的使用后自然會出現不同程度的氧化,降低散熱效率。
冰暴散熱器的純銅底座也經過鍍鎳處理,并采用了九州風神獨家的鏡面滾壓技術,由上圖可以看到底座光潔明亮,并可以反射出處在底座上方物件的影像,但只要仔細觀察就可以發現底座上分布著一些細小的紋理,這就是鏡面滾壓技術的特征之一,有別于切削加工處理,鏡面滾壓技術既可以對凹凸不平的表面加工成平滑如鏡的表明,同時也可以提高表面的耐磨度及疲勞強度,而細密的紋理也使散熱硅脂更好地覆蓋在底座上,發揮出最大的熱傳遞作用。
銅水主要用于去除金屬表面的銅綠及銹蝕,是金屬表面色澤亮麗,提升了CPU頂蓋和散熱器底座之間的導熱效率,當然銅水還可以作為金屬表面拋光之用,使金屬色澤更加飽和。
砂紙主要用于CPU頂蓋、散熱器底座硬性附著物或氧化層的打磨,對于CPU散熱器和CPU頂蓋需要用到粗砂和細砂兩種砂紙分步驟打磨。本文使用的砂紙為普通的240目和1200目兩種規格砂紙,為保證更加均勻的表面效果,建議細砂使用2000目以上的規格砂紙,并適當提高粗砂紙規格。
砂紙的粗細以目作為單位,即單位英寸長度上的砂粒數,圖中可以明顯看出下層的細砂要比粗砂平整細膩得多,主要用于后期打磨。
首先進行的為粗磨,即使用粗砂紙打磨散熱器底座,當然如果要精益求精也可以從頭到尾都是用細砂打磨,不過這就要耗費非常長的時間了。圖中為240目粗砂打磨后的效果。
細磨則是使用細砂紙在粗磨后的散熱器的底座上做修正打磨,主要用于消除CPU底座上粗砂留下的溝痕。圖中為1200目細砂打磨后的效果,雖然被打磨粉末覆蓋,但還是可以看到些許的金屬反光效果。
接下來的一步則要耗費相當長的時間,畢竟金屬溶解的速度是非常緩慢的,在此過程中主要是將細砂打磨時留在溝痕中的銅粉末溶解,當然也包括其他的氧化層等材質。在溶解之前首先使用棉棒把散熱器底座攪拌均勻,確保完全溶解,再靜置半小時以上。
由于銅水具有極強的氧化性,建議不直接傾倒,使用棉棒吸附后再涂抹。
在進行完第一輪的溶解后,金屬色澤改善非常明顯,不過為了達到更好的效果,需要再次重復溶解過程。
在再次溶解之前需要使用軟布將溶解混合物擦拭干凈,然后再次涂抹。圖中可以看到第一輪的溶解金屬表面已經富有色澤了。
經過多個回合的打磨及溶解,九州風神冰暴底座原先的鍍鎳層已經被完全去除,表面金屬色澤已經閃閃發光了。
Tt Mini Tower本身是銅底座,不過采用了切削工藝,所以并不十分平整,另外長時間的使用摩擦使得表面已經非常粗糙,在經過一系列的打磨和溶解后,色澤也變好了很多,最重要的是表面變得更加平整,增強了CPU頂蓋和散熱器底座的傳熱效率。
Intel原裝散熱器由于本身是銅底座,所以改觀并不大,不過我們依然可以看到硬幣的倒影。
Core i5 2300基于32nm工藝,采用了四核四線程設計,默認主頻為2.8GHz,Turbo可到3.1GHz,配備6MB三級緩存,TDP為95W。CPU購買地址:Core i5 2300
為進一步打通CPU和散熱器之間的導熱橋梁,我們還將CPU頂蓋納入打磨范圍。CPU頂蓋的打磨和散熱器底座打磨相類似,所不同的是CPU頂蓋的面接非常小,并且CPU體積也很小,打磨要困難一些,另外打磨時還要確保CPU背面的電容不被磕壞。圖中為粗磨后的效果圖。
細磨同樣使用了1200目細砂紙,打磨過程呈一字形方向,確保不會出現紊亂的溝痕。圖中為細磨后的效果圖。
將溶解液涂抹在CPU頂蓋上,并保持均勻覆蓋,同樣靜置半小時以上。
第一輪溶解后,再次將溶解液擦拭干凈,接著再次涂抹溶解液。
經過一些列的打磨和溶解后,CPU頂蓋也能反光了,有點像散熱器底座的感覺,只是你現在再也看不到CPU的型號。注意:CPU打磨前需謹慎,打磨后會失去產品質保,雖然CPU一般不會壞,但還是要謹慎。

三款散熱器打磨完整過程。圖中展示了產品原始、粗磨后、細磨后、完整溶解后的外觀圖。
CPU打磨完整過程基本和散熱器相類似。

測試共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為默認狀態下的散熱器+CPU頂蓋;第二部分為默認狀態下的CPU頂蓋+底座打磨的散熱器;最后一部分為打磨后的CPU頂蓋+底座打磨后的散熱器。從三部分的測試來看,僅打磨散熱器底座后,原裝散熱器待機環境下出現了顯著的改善,不過由于導熱有限,滿載溫度下降不明顯,約只有1℃。總體的散熱器底座打磨,散熱性能得到了全面的提升,熱別是Tt Mini Tower滿載下降了僅4℃,當然這與默認狀態下Tt Mini Tower底座氧化程度大有有一定的關系。接下來的CPU頂蓋+散熱器底座打磨測試成績相對來說提升并不明顯,平均約有1℃的下降。需要注意的是,CPU頂蓋打磨代價最高--CPU將失去質保,建議CPU頂蓋打磨之前三思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