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鏡面」,是指機械研磨加工后,得到非常好的粗糙度的代名詞。因為如鏡面般有清晰到映出物品的金屬表面,而稱之。
為什么要區分兩者?
為何要區分鏡面拋光和鏡片研磨的區別呢?反正最終達到目標面粗度不就好了嗎?
雖然這兩者都是針對于工作物的表面狀況,但其實在實際的加工狀況來說,是有著完全不同的目的和程序的。若沒有確認客戶的需求很容易在溝通的過程中產生誤解。甚至結果到最后變成白做工。
舉例: 接到了水果公司要研磨鋁件的單子,要求Ra=0.04um以下。
以上例來看,已知條件太少,所以其實是無從判斷的。我們應該先確認具體的要求是什么?我們才能知道應該往哪個方向進行。
判斷是研磨還是拋光,是為了讓我們可以知道要用什么樣的加工方法才會最有效率、以及符合客戶的使用目的,并且評估何種方式成本最低。
如何區分?
以琢磨的重點劃分:
★鏡面研磨:同時需要兼顧表面粗糙度及尺寸精度,加工速度不是優先考量
★鏡面拋光:同時需要兼顧表面粗糙度及加工速度,尺寸精度不是優先考量
依照研磨的工件劃分:
鏡面研磨大多屬于模具、模仁等需要磨擦互相作動的工件。
鏡面拋光大多屬于外觀件,就是目的是好看!
鏡面研磨常見的工件有:光學模具、導光板模仁、半導體工件、主軸、鋼鐵、造紙、印刷導輪。
鏡面拋光常見的工件有:外觀件、手機機殼、高爾夫球頭、表殼、表帶、衛浴五金等等。
要和客戶確認什么?
既然知道鏡面研磨和鏡面拋光的重點和工件功用的差別。這樣就可以知道要和客戶確認什么關鍵條件了。
除了一定會有表面粗糙度要求外,我們將應該要知道的條件依照原則性分類成三個部分::精度、生產節拍、設備
★精度:精度要求高,比較可能是鏡面研磨的范疇。公差范圍大、要求光澤度的話,就可能是鏡面拋光。
相關問題:尺寸公差要求?研磨前的公差范圍?平面度、真円度要求?光澤度?
★生產節拍:量產型的比較可能會是鏡面拋光的范疇。
相關問題:一天的產量或是一小時的產量是多少個?(一天兩個或一小時2000個的差異是很大的!)
★設備:精密的磨床多數使用于要求精度的研磨作業,比較可能是鏡面研磨的范疇。若為手動或自動化的拋光機,那比較可能是鏡面拋光的范疇。
相關問題:使用的磨床設備品牌?是否為專用機或數控磨床?
其實,在某些情況及要求下,這兩種方法并不是互斥的,仍然有結合的可能,甚至可以設計出一個突破性高效率的制程。
只是依照現在的生產條件,區分拋光及研磨的制程,較能評估整體的成本。不然只專注在面粗度,而忘了其他的相關條件,最終交貨時不符合要求,就變成做白工了!
不管如何,都應該將客戶需求了解透徹,好評斷制程差異和成本,進而設計出最合適的制程。
所以,若是接到鏡面的相關訂單,可以試試依照上面的原則進行判斷,或許可以間接得提高效率及獲利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