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日前,國家工信部正式印發了《建筑衛生陶瓷工業“十二五”發展規劃》,闡明我國建筑衛生陶瓷工業在“十二五”期間的發展戰略、重點和目標,引導市場優化配置資源,推進企業轉型升級步伐。透視規...
日前,國家工信部正式印發了《建筑衛生陶瓷工業“十二五”發展規劃》,闡明我國建筑衛生陶瓷工業在“十二五”期間的發展戰略、重點和目標,引導市場優化配置資源,推進企業轉型升級步伐。透視規劃,我們不難形成這樣的共識:建筑衛生陶瓷工業的規模已經很大,多年雄居世界第一的位置,至今無人啟及,已經具備了由大變強的良好基礎;行業發展的制約因素增多,結構性矛盾突出,產品結構、產業布局、生產成本、環境及資源等的制約日益增強;市場競爭環境、行業發展環境日趨復雜,各種因素的疊加效應對建筑衛生陶瓷工業的影響日益增強;行業發展已經進入轉變發展方式的關鍵時期,進入微利時代,出口慢時代,無論是行業發展還是外部環境都迫使行業和企業進入一個依靠創新促進轉型升級、轉變發展方式的關鍵時期。
對于行業的轉變,主要是由注重規模擴張,向注重品種質量效益轉變,依靠科技進步、科學管理的雙輪驅動;由注重建筑衛生陶瓷生產經營的微笑曲線低端,向注重研發設計和營銷服務的微笑曲線兩端轉變;由注重OEM貼牌模式向打造自主知識產權、自主品牌模式轉變等等。
建筑衛生陶瓷工業在“十二五”期間,可謂任重而道遠。
首先是節能減排。“十二五”規劃中提到,節能減排已關系到建筑衛生陶瓷行業生存與發展。近年來的經營狀況,也讓我們切實感受到國家對于節能減排工作的重視和力度日增。節能減排已經成為經濟社會發展與進步的目標,今年以來發生在山東、湖南、湖北等地的拉閘限電,以及佛山陶瓷產區的產業轉移,都向行業、企業敲響警鐘,節能減排不僅影響著企業的正常生產經營活動,更左右著陶瓷企業的生存,這已經成為一個共識。無論節能減排的挑戰有多大,建筑衛生陶瓷行業都必須承接,且必須做好。
其次是產品創新。我國建筑衛生陶瓷產品多經中低檔為主,占據了二三線市場,由于企業多、產品量大,產品同質化比較嚴重,以拼價格為主的市場競爭十分激烈。眾多有識之士不斷呼吁,我國建筑衛生陶瓷產品要加大創新,加強設計,產品是市場競爭的主體,是打造知名品牌的基礎,是實現企業利潤的本源,我們的生產工藝和技術裝備水平已不遜色于國際企業,但產品創新與設計的軟肋,因種種因素,始終強健乏力。規劃中提出的“加強文化藝術等在陶瓷產品設計中應用,推進以研發和工業設計為核心的產品創新”,“開發創意型、環保型、功能型新產品”,就是方向。
再次是品牌建設。國際品牌因種種原因,歷史悠久,品牌知名度和影響力大,固有的消費觀念,符合市場潮流和消費趨勢的產品創意設計,一直以來把持著國內高端市場,不僅獲利豐厚,更對國產品牌形成了一時難以沖破的“天花板效應”。陶瓷強國,創新大國,對建筑衛生陶瓷工業來說,一個重要的表現形式就是品牌,而我們恰恰在這一方面存在著不足。規劃中不僅提出要培育大眾知名品牌,更鼓勵企業將品牌建設作為經營管理的重要內容,加強品牌宣傳與推介,加快推進品牌建設。
同時,發展模式創新與轉型升級推進都是建筑衛生陶瓷企業面臨的新任務、新挑戰。多年來量增式的規模擴張積淀下的頑疾,粗放式經營管理模式埋下的隱患,急功近利發展模式留下的禍根,在市場面臨變數,遭遇變故,在成本上升、市場危機、匯率變化、出口反傾銷等因素的疊加效應之下,企業疾重難返,沉疴難愈,必須進行有效的創新,必須進行有效的轉型,方能讓企業具備迎接挑戰的資本、戰勝困難的實力。
其實,所有這所企業面臨的新要求、新挑戰、新任務、新使命,是一個系統工程,涉及企業生產經營的方方面面和各種資源要素,涉及市場環境、行業自律、政策扶持、企業努力。從發展規劃本身而言,也是一環環相扣、相互影響、相互促進、共同提升的有機整體,哪一個環節出現問題,規劃的運行質量和效果就會大大折扣,發展目標也就有所減緩和降低;更是一個需要舉全行業之力,共同推進、共生共贏,需要集聚全行業的智慧和力量引領行業發展的系統工程。所有建筑衛生陶瓷及相關企業,都應該認真研讀,對照差距,改進提升。只有思想、行動的高度一致,措施、方法的有效執行,才會逐步實現“十二五”規劃中提出的戰略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