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我國機床業規模位居世界第一,但也是全球第一進口大國,我國的高檔機床還主要是以進口為主。我們雖然具有很好的產業鏈,但是缺乏精益求精的高檔機床產品。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
機床技術更新周期慢
中國造不了高精度機床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在中國制造業,工藝遠比制造難度要大的多,如鈦合金焊接技術,大型彈射器的氣密技術等等。如今,更為先機的虛擬機床、快速成型技術、納米機器這些新技術的出現已經打開了機器制造業新的大門,遺憾的是由于我國電子工業、材料技術的落后。所以,從某個角度看,我們的機床和國外的機床差距還在加大。
國家政策支持力度
沒有這個精力去設計生產高水平的機床,這樣下來,除非是大規模企業,小企業根本負擔不起這樣的開支和時間。以前,國家也不足夠重視,所以高精度的機床一直沒有太大的進展。不過現在機械工業作為國家工業的基石已經成為最薄弱的一環,各方面已經開始不斷重視機械工業的發展。
機床技術人才匱乏
制造業與其他行業一樣,機床行業的競爭也就是人才的競爭。中國制造不出高檔機床的原因主要還是缺乏工人和一般的企業培養不了高技能人才。中國缺的不只是技術工人,更缺的是工藝師。可以說,中國機床嚴重缺少各方面專家、人才,許多關鍵性技術(如剛性、熱變形、振動、噪音、精度補償等)沒有從根本上解決。
對機床特點與發展規律的認識
機床工業對機床的特點與發展規律認識不足夠清楚,不仔細研究國情和實際需求,盲目趕超世界先進水平,而不去認真打好技術基礎,因此常沾沾自喜于個別產品的開發,而整個主機及配套件的科研、設計、制造和供應卻沒有從根本上解決。
現在的中國已經是當之無愧的機床大國。但是,也正如以上我們分析的那樣,中國的機床行業是"大而不強"。所以,我們要認清楚這種差距,還有很長的距離需要我們一步一步趕上去,要成就制造強國,我國就必須繼續進行產業結構調整,繼續自主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