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昨日從工信部獲悉,作為重要的戰略性非金屬礦產品,石墨行業將被實施準入管理。《石墨行業準入條件》(簡稱《準入條件》)和《石墨行業準入公告管理暫行辦法》簡稱(簡稱《管理辦法》)已經進入征求意見階段。
業內人士認為,隨著準入制度的實施,石墨將成為繼稀土、氟化工、磷化工后的又一個稀缺資源,該領域的龍頭公司將進入全新的發展階段。
在《準入條件》中,工信部明確提出,石墨是戰略性非金屬礦產品。《準入條件》是為保護石墨資源,優化資源配置,保護生態環境,提高綜合利用水平而制定的。
石墨由于特殊的地質成因和性質,一直是軍工與現代工業及高、新、尖技術發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戰略資源。國際曾有專家預言“20世紀是硅的世紀,21世紀將是碳的世紀”。以柔性石墨為例,該產品具有特殊的柔性和彈性,是一種理想的密封材料,已被廣泛用于石油化工、原子能等工業領域,國際市場需求量逐年增長。
不過,我國對石墨的保護意識非常淡薄,無序開采、資源浪費狀況非常嚴重。由于缺乏管理措施,一些沒有正規礦山開采設計的中小企業濫竽充數。他們大多從事初級原料加工,技術力量薄弱、生產工藝落后,造成資源浪費、產能過剩等一系列問題,而市場中惡性競爭現象也時有發生。
針對以上問題,工信部大幅提高了從業門檻。《準入條件》明確,新建和改擴建石墨項目,鼓勵使用多碎少磨、磨浮短流程、節能環保的工藝技術,鼓勵使用大型破碎磨礦設備、大型立式磨機、自動板框壓濾機、帶脫硫功能壓延機等先進設備,要采用適合礦床開采技術條件的先進采礦方法,適當提高自動化水平。
露天礦山開采礦石量不低于50萬噸/年,地下礦山開采量不低于10萬噸/年。露天開采的回收率不低于90%,地下開采的回收率不低于70%。
此外,《準入條件》還在建設條件、生產布局、工藝與裝備、產品質量、能耗、排放等方面做出了嚴格的要求。
業內人士認為,相關標準可有效地將儲量小、技術落后的企業淘汰出局。隨著落后產能的退出,石墨的價格將回升。隨著石墨市場價格穩定,龍頭企業能更好地投入到深加工上,生產出高端石墨制品,盈利能力將明顯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