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石墨產業科技發展戰略研究報告會日前召開,會議發布《黑龍江省石墨產業科技發展實施方案》,提出在八年時間內,依靠科技的力量突破石墨產業發展的技術瓶頸,把黑龍江打造成“國際石墨谷”,石墨新材料及相關產業工業總產值到2020年達500億元以上。
據中證報報道,在工信部發布《石墨行業準入條件》后,地方政府對石墨行業的扶植政策將進一步利好石墨企業的發展。
500億元蛋糕
根據《黑龍江省石墨產業科技發展實施方案》,黑龍江將以提高石墨新材料產業自主創新能力為主線,以雞西和鶴崗石墨新材料產業基地為載體,建立以企業為主體的科技創新體系,打造“國際石墨谷”。
同時《方案》明確,到2020年前,黑龍江省將突破15項關鍵技術、形成核心專利50項,打造產值過億的骨干企業5-10家,建設石墨新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或重點實驗室2個,工業增加值達到170億元,利稅總額達到140億元,石墨新材料及相關產業工業總產值達到500億元以上。
此外,《準入條件》還在建設條件、生產布局、工藝與裝備、產品質量、能耗、排放等方面做出了嚴格的要求。
據了解,在方案出臺前,黑龍江省按照國家科技部和省政府的要求和部署開展了大量前期工作,組織院士專家深入企業一線調研,9位院士聯名形成了《關于建立國家高新石墨產品開發、產業化與交易基地(“國際石墨谷”)的建議》,并報送國務院獲得批示。
目前黑龍江省石墨資源儲量居全國首位,其儲量約占世界總儲量的45%。但黑龍江省主要以輸出石墨精粉為主,產業鏈短、產品附加值低、資源破壞嚴重、缺少高新技術產品等問題亟待解決。
利好石墨企業
《實施方案》的出臺一方面將對當地的石墨企業技術提高和產品升級有直接的利好,另一方面,地方政府對石墨材料的支持向社會發出一個信號:石墨將成為繼稀土、氟化工、磷化工后的又一個稀缺資源。
據中證報消息,石墨領域的龍頭公司也將進入全新的發展階段。中國寶安(000009)在半年報中披露,雞西貝特瑞石墨產業園二期項目已建成投產;控股公司貝特瑞公司控股的雞西長源礦業有限公司年處理石墨原礦60萬噸及配套采選礦廠項目爭取今年10月具備試生產條件。
此外,石墨產業鏈公司將直接受益。一直傳聞欲借殼工大高新(600701)上市的黑龍江奧宇石墨集團,作為當地一家以生產各種規格的天然鱗片石墨、密封材料、石墨紙及石墨深加工、球形石墨、微粉石墨、尾礦砂空心磚等為主的循環利用集團公司,也將在行業大發展中受益。
門檻擬提高刺激石墨烯板塊 或成又一個稀缺資源
據羊城晚報報道,《石墨行業準入條件(征求意見稿)》和《石墨行業準入公告管理暫行辦法(征求意見稿)》現在工信部網上公開征求意見,石墨行業準入門檻將要提高。從本周二開始,受這一消息刺激,滬深兩市石墨烯概念股持續逆勢走強,昨天該板塊整體漲幅位居各板塊首位。
行業準入門檻或將提高
從消息面看,石墨烯概念股本輪的上漲,與8月20日工信部網站掛出的《石墨行業準入條件(征求意見稿)》和《石墨行業準入公告管理暫行辦法(征求意見稿)》有關。因為,《石墨行業準入條件(征求意見稿)》的推出,意味著今后國家將要提高該行業的準入門檻。
如,在《石墨行業準入條件(征求意見稿)》中,對新建和改擴建項目設置了如下“門檻”:露天礦山開采礦石量不低于50萬噸/年,地下礦山開采量不低于10萬噸/年。露天開采的回收率不低于90%,地下開采的回收率不低于70%;新建和改擴建鱗片石墨項目,設計規模不低于2萬噸/年,單線規模不低于5000噸/年,回收率不低于85%;新建和改擴建微晶石墨項目,設計規模不低于15萬噸/年,單條線規模不低于3萬噸/年,回收率不低于85%;新建和改擴建高純石墨項目,應采用節能環保的先進工藝路線,規模不低于5000噸/年,成品率不低于85%等;對現有石墨項目回采率、回收率或成品率,規定達不到上述要求的,應通過技術改造在2014年年底前達到。
或成又一個稀缺資源
業內人士指出,隨著這些準入“門檻”的設置,石墨將成為繼稀土、氟化工、磷化工后的又一個稀缺資源。準入“門檻”的設置,直接利好擁有上游石墨礦資源的企業,同時將有效地把儲量小、技術落后的企業淘汰出局,隨著落后產能的退出,石墨的價格將回升。石墨市場價格的穩定,有利于該行業龍頭企業更好地投入資源到石墨深加工領域,生產出高端石墨產品,提升盈利能力。因此,對該行業龍頭公司來說,將有望借此機會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