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我國目前的機床行業發展速比較快,我國已經成為世界最大的機床生產國,機床行業的發展在一定程度上支撐著我國鑄造產業的發展。目前,中國軸承行業已經具備較大的產業規模。我國已經邁入了世界軸...
我國目前的機床行業發展速比較快,我國已經成為世界最大的機床生產國,機床行業的發展在一定程度上支撐著我國鑄造產業的發展。目前,中國軸承行業已經具備較大的產業規模。我國已經邁入了世界軸承大國的行列。隨著我國經濟地位的不斷提升和我國機床行業不斷發展,我國的機床產品也越來越多的出口到其他國家,海外需求的增加直接拉動了我國國內鑄造企業的產品產量的增加。
我國機床產品質量的提高也是其需求增加的一個重要原因,機床行業的蓬勃發展將為鑄造行業的發展提供堅實的市場基礎。目前我國五金軸承已構成了較大的經濟規模,但是由于發展方式、產業構造、自主創新和品牌建立等方面提升拉動了內需,將帶動性強、輻射作用大的精密軸承等基礎機械鑄造業作為“十二五”發展的重點行業,力爭使其達到或接近國際先進水平。預計在政策的支持下,到2015年,高端軸承鑄造行業的銷售額達到2220億元左右。
但是我國是軸承大國,但非軸承強國。總體上來看我國已經邁入了世界軸承大國的行列,但從產品結構來看我國離軸承強國仍有很長的一段差距。行業的生產集中度低、高端產品相配套的軸承研發能力低、軸承行業制造技術水平低等現象仍然存在,進出口貿易逆差不斷擴大。
高端軸承仍靠進口,國產化亟待加速。從軸承行業的進口構成分析,我國高端軸承的需求要靠進口來滿足,目前轎車、高鐵、風電、精密機床主軸配套軸承等高端軸承一直是中國軸承行業的軟肋,長期依靠進口。我國生產的軸承產品在性能與價格比、高精度、低噪音、長壽命與高可靠性等方面與國外知名企業存在著較大的差距,國產化亟待加速。
我國軸承行業8個國產化重點發展方向。《機械基礎零部件產業振興實施方案》指明了軌道交通、汽車、風電/水電、核電、飛機、工程機械、冶金、機床8個子行業軸承的重點發展方向。政策的導向將引導資本投向軸承行業的重點領域,帶動軸承行業向高精度、高技術含量和高附加值產品傾斜,加速軸承行業的升級。
高端軸承的國產化之路“囧”異。目前基礎件已經成為制約我國制造業向高端化發展的短板,十二五期間政府將繼續加大對高端裝備零部件的國產化力度。此處我們選取《實施方案》里提及的幾個重點發展行業具有代表性的軸承進行進口替代的可行性分析如高鐵、風電、機床、汽車、冶金。從分析我們可以看出各子行業軸承進口替代可行性差別很大,高端軸承亟待更多的政策引導及科研扶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