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今年以來,潮州市認真貫徹落實國家和省各項決策部署,積極有效推進省政府保增長、調結構、惠民生的一系列工作舉措,全市各項經濟指標增速逐步上升,經濟繼續保持穩健發展態勢。規模以上工業平穩...
今年以來,潮州市認真貫徹落實國家和省各項決策部署,積極有效推進省政府保增長、調結構、惠民生的一系列工作舉措,全市各項經濟指標增速逐步上升,經濟繼續保持穩健發展態勢。規模以上工業平穩增長。1-11月,全市累計實現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204.8億元,同比增長15.7%,居廣東省各市第九名。全市八大主要行業繼續保持良好增勢,累計實現工業增加值126億元,增長18.1%,拉動規模以上工業增長10.9個百分點。陶瓷工業繼續保持龍頭地位,實現增加值64.14億元,增長18.8%;塑料工業實現增加值4.9億元,增長25.1%,增速居八大行業之首;水族機電業實現增加值4.15億元,同比增長24.3%,增速位列第二;印刷和記錄媒介復制業實現增加值6.57億元,增長23.6%,增速躍居第三;食品工業實現增加值18.23億元,同比增長22.9%,增速退居第四。另外燃氣生產和供應業工業增加值為7.34億元,增速同比下降0.1%。1-11月,全市工業用電量達37.3億千瓦時,同比增長6.2%。
固定資產投資增勢回升。1-11月,全市累計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90.19億元,增長11.51%。其中:工業投資124.59億元,增長16%,拉動全市投資增長10.1個百分點,支撐全市投資平穩增長;工業技術改造投資17.78億元,同比增長28.5%,增速比上月同期有所下降。
各類型企業經濟增長各異。今年1-11月,民營工業貢獻突出,全市規模以上民營工業實現增加值129.3億元,同比增長19.2%,占規模上工業比重63.1%,對規模以上工業增長的貢獻率達75%。其他經濟類型企業實現增加值19.49億元,同比增長23.3%;股份制企業實現增加值113.23億元,同比增長17.7%;外商及港澳臺投資企業實現增加值51.21億元,同比增長12.3%;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實現增加值41.31億元,同比增長6.6%;集體企業實現0.68億元,增速同比增長5.3%,扭轉了今年第二季度以來負增長的局面。
區域經濟發展較為平衡。今年1-11月,各縣區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呈穩健上升態勢。其中:潮安縣實現增加值88.84億元,同比增長18.2%,比1-10月提高3.2個百分點;湘橋、楓溪、饒平分別實現增加值28.69、35.8和46.7億元,分別同比增長10.3%、15%和13.4%,增速較1-10月均有所增長。
市場消費穩步發展。1-11月,潮州市累計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85億元,同比增長13.2%。城鎮和農村市場消費品市場同步發展,城鎮市場零售總額達203億元,同比增長13.1%;農村市場零售總額達82億元,同比增長13.3%。
內銷有力拉動工業銷售。1-11月份,全市累計實現規模以上工業銷售產值778.32億元,同比增長17.3%。其中內銷產值612.21億元,同比增長23.8%,占規模以上工業比重78.65%;實現出口交貨值166.11億元,同比下降1.6%。工業產品銷售率98.71%,同比下降0.8%。
外貿出口形勢仍不樂觀。1-11月份,全市實現出口總值24.2億美元,同比下降1.5%。11月當月實現出口總額1.8億美元,同比下降18.9%。
據分析,今年以來,雖受歐債危機影響,潮州市外貿出口尚未走出困境,工業經濟仍有一定的下行壓力。借助國家宏觀調控政策,我市結合自身實際,積極采取穩增長、調結構、惠民生的一系列措施,努力開拓國內外市場,取得一定成效,經濟逐步穩健增長,呈企穩回暖態勢。各縣區及相關部門正積極采取應對措施,確保實現今年全市各主要經濟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