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智能制造裝備的定義是:具有感知、分析、推理、決策、控制功能的制造裝備,它是先進制造技術、信息技術和智能技術的集成和深度融合。能裝備指在傳統的裝備制造業領域融合新興智能化技術,打造具...
智能制造裝備的定義是:具有感知、分析、推理、決策、控制功能的制造裝備,它是先進制造技術、信息技術和智能技術的集成和深度融合。能裝備指在傳統的裝備制造業領域融合新興智能化技術,打造具備高智能化的裝備制造體系,進一步促進國內產業的發展,并為搶占國際裝備市場提供先決基礎。裝備制造領域發展好與壞,是與國民經濟建設也發展直接掛鉤的。當前,新興技術不斷涌現,并運用到制造業領域,裝備制造業發展也不能“閉門造車”,開始緊追技術發展潮流,融合新興技術,向智能裝備制造領域進化。
重點推進高檔數控機床與基礎制造裝備,自動化成套生產線,智能控制系統,精密和智能儀器儀表與試驗設備,關鍵基礎零部件、元器件及通用部件,智能專用裝備的發展,實現生產過程自動化、智能化、精密化、綠色化,帶動工業整體技術水平的提升。
目前,業界對智能制造裝備的定義是:具有感知、分析、推理、決策、控制功能的制造裝備,它是先進制造技術、信息技術和智能技術的集成和深度融合。主要任務是重點推進高檔數控機床與基礎制造裝備,自動化成套生產線,智能控制系統,精密和智能儀器儀表與試驗設備,關鍵基礎零部件、元器件及通用部件,智能專用裝備的發展,實現生產過程自動化、智能化、精密化、綠色化,帶動工業整體技術水平的提升。同時,智能裝備制造業已列入我國十二五發展規劃當中,那么當前我國智能裝備制造業的現狀及發展趨勢又是怎么樣的呢?
智能裝備制造業現狀
我國制造裝備產業目前整體上卻仍處于相對較低端的水平上,智能裝備制造業仍處于由自動化向智能化發展的初級階段,一些行業甚至連基本的裝備自動化都沒有完成。當前形勢下,我國發展智能制造裝備的技術發展方向應是軟硬件搭配,著力發展網絡化、控制軟件模塊化。
2010年工業自動化控制系統和儀器儀表、數控機床、工業機器人及其系統等部分智能制造裝備產業領域銷售收入超過3000億元。但是,作為一個正在培育和成長的新興產業,我國智能制造裝備產業仍存在突出問題,主要表現在:技術創新能力薄弱,新型傳感、先進控制等核心技術受制于人;產業規模小,產業組織結構小、散、弱,缺乏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骨干企業;產業基礎薄弱,高檔和特種傳感器、智能儀器儀表、自動控制系統、高檔數控系統、機器人市場份額不到5%。
據不完全統計2011年智能制造裝備產業銷售額已突破4000元以上。而據銀河證券等機構預計,“十二五”期間智能裝備年均增長率將超過25%,未來5-10年智能裝備行業將迎來高速增長,智能制造裝備產業增速仍然保持在裝備全行業的前列,需求量總體保持穩步上升態勢。
盡管受到國內下游制造業新增固定資產投資、技術改造投資增速同比放緩的影響,全國智能制造裝備行業半數以上重點企業的收入增速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但是在國內工業深化轉型升級,尤其是中西部地區加快高端裝備制造業發展的帶動下,全行業仍將能實現20%以上的增長,產值規模由2011年的4233億元增長到5000億元以上預計2015年智能裝備市場規模將超過1萬億元。
未來智能裝備制造業發展趨勢
根據我國此前公布《智能制造裝備產業“十二五”發展路線圖》,其中明確提到,在“十二五”期間將突破九大關鍵智能基礎共性技術、推進八項智能測控裝置與部件的研發和產業化、提升八類重大智能制造裝備集成創新能力和促進在國民經濟六大重點領域的示范應用推廣。同時,將圍繞以下四大方向進行重點攻堅:
(一)關鍵智能基礎共性技術
圍繞感知、決策和執行等智能功能的實現,針對測控裝置、部件和重大智能制造成套裝備的開發和應用,突破新型傳感原理和工藝、高精度運動控制、高可靠智能控制、工業通信網絡安全、健康維護診斷等一批共性、基礎關鍵智能技術,為實現制造裝備和制造過程的智能化提供技術支撐。
(二)核心智能測控裝置與部件
圍繞重大智能制造成套裝備研發以及智能制造技術的推廣應用,開發機器人、感知系統、智能儀表等典型的智能測控裝置和部件并實現產業化。在充分利用現有技術和產品的基礎上,進一步實現智能化、網絡化,形成對智能制造裝備產業發展的有力支撐。
(三)重大智能制造成套裝備
突出制造業所需裝備,針對石油化工、冶金、建材、機械加工、食品加工、紡織、造紙印刷等制造業生產過程數字化、柔性化、智能化的需要,發揮產學研用相結合的創新機制,依托有明確需求的用戶,組織“產、學、研、用”共同參與的創新團隊,推動軟硬件在數控/工業控制裝備中的應用與推廣,通過集成創新,開發一批標志性的重大智能制造成套裝備,保障產業轉型升級。并結合國家重大工程建設,推進示范應用,加快產業化。
(四)重點應用示范領域
總結
根據我國智能制造技術和智能測控裝置的發展水平,立足制造業,在“十二五”期間重點選擇在電力、節能環保、農業、資源開采、國防軍工等國民經濟重點領域推廣應用,分步驟、分層次開展應用示范,形成通用性、標準化、知識產權的應用平臺,加快推進產業、技術與應用協同發展。
李東說,改造提升制造業、加快培育戰略新興產業是國家“十二五”規劃中明確的重要任務。實現由主要依靠規模增長的傳統工業化道路向主要依靠技術進步和可持續發展的新型工業化道路轉變,調整優化技術結構、組織結構、布局結構和行業結構,成為轉變工業發展方式的核心工作。
面向傳統產業改造提升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需求,重點推進智能儀表裝備、智能裝備等四大類產品,其中智能專用裝備主要包括大型智能工程機械、高效農業機械、智能印刷機械、自動化紡織機械、環保機械、煤炭機械、冶金機械等各類專用裝備,實現各種制造過程自動化、智能化、精義化,帶動整體智能裝備水平的提升。
工業和信息化部?裝備工業司副司長李東在2011年國際現代工廠/過程自動化技術與裝備展覽會?上表示,高端裝備制造業是國家“十二五”規劃提出的戰略性新興產業七大領域之一,其中智能制造裝備是高端裝備制造業的重點方向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