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中國人民銀行授權中國外匯交易中心公布,2013年4月26日銀行間外匯市場人民幣匯率中間價為:100日元兌人民幣6.2675元。近6個月來,日元對人民幣的貶值幅度已超過20%。總體上...
中國人民銀行授權中國外匯交易中心公布,2013 年4 月26 日銀行間外匯市場人民幣匯率中間價為:100 日元兌人民幣6.2675 元。近6 個月來,日元對人民幣的貶值幅度已超過20%。總體上看,日元貶值對中國一般商品的進出口貿易產生的負面影響較小,而對包括船舶產品在內的機電產品出口產生的階段性影響較大。日本在我國船舶貿易中占重要地位
日本是我國船舶工業產品最主要的貿易伙伴之一,一直以來,兩國間的船舶及船舶配套產品貿易在我國整體船舶貿易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2012 年,我國從日本進口船舶產品的數額排在第一位,進口金額為6.78 億美元,占我國船舶進口總額40%;向日本出口船舶產品金額為1.28 億美元,排在第三十四位。同年,我國向日本出口船舶配套產品金額為3.8 億美元,排在第二位;從日本進口船配產品金額為8.6 億美元,占比19.7%。
利空大于利好
從多邊貿易的角度來看,日元貶值造成了日本船舶及配套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的價格競爭力不斷提高,嚴重沖擊了我國船舶及配套產品出口,尤其是擠壓和蠶食了我國在歐美、東南亞等傳統市場的份額,不利于國內船企在國際市場上的生存和拓展。例如,在印度尼西亞等東南亞國家市場,目前日本生產的船用鋼材、船舶配套產品的價格已經比我國的產品便宜,如果日元貶值引發東南亞國家貨幣貶值,則會進一步減少我國船舶及配套產品向這些國家出口,使國內企業在東南亞市場的處境越來越難。
從雙邊貿易來看,日元貶值使得我國船舶及配套產品的價格在日本市場上失去了競爭力。當前, 已有不少日本客戶減少或取消了從我國進口船舶及配套產品的訂單。更為嚴重的是,日元貶值會進一步擠壓我國船配企業在國內市場的空間,造成國產船配產品裝船率的下降。
同時,由于日本船企在船舶產品結構上與我國船企很相似,因此,日元貶值還會導致日本船企的報價對船東更具有吸引力,從而加劇了兩國在承接新船訂單方面的爭奪。
當然,日元貶值對國內船企來講也不全是"利空",因為其會使日本船配產品的出口價格降低。從經濟利益的角度來講,這對我國從日本進口船舶及配套產品是有利的,會降低進口成本,增加進口量,有利于提高我國出口船舶產品的競爭力。
多措并舉化解危機
整體來看,日元貶值對我國船舶及配套產品進出口貿易造成的負面影響大于正面影響。
對此,我國船舶企業應積極采取以下幾個方面的應對策略:一是我國船企應調整進出口結算策略,盡量使用美元結算的方式,以減少因日元貶值而造成的匯兌損失;二是要加快實施市場多元化策略,全力開拓日本以外的出口市場,以避免因市場單一和日元貶值而造成損失;三是造船企業應積極引導船東調整設備采購計劃,提高在我國采購船舶配套產品的比例,提升國內配套設備的裝船率;四是要改變我國船舶70%以上出口到海外的狀況,進一步擴大內需,促使我國船舶工業更加健康、持續發展。
當前,我國船舶企業應繼續密切跟蹤日元匯率的走勢,以便確定下一步的市場定位方向。我們應該看到,此次日元貶值屬于日本為轉移其國內矛盾而采取的主動貶值策略,隨著形勢的發展必將引起國際社會的高度關注和強烈不滿。預計,未來日元貶值的幅度會逐漸變小,但整體貶值趨勢會持續較長的時間。(李慧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