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前,我國共有19個稅種,不同企業所涉及的稅種和稅率根據其所在行業、經營范圍、經營方式和規模等的不同而有所不同。當前我國企業稅費負擔較重,綜合考慮稅收、政府性基金、各項收費和社保金...
目前,我國共有19個稅種,不同企業所涉及的稅種和稅率根據其所在行業、經營范圍、經營方式和規模等的不同而有所不同。當前我國企業稅費負擔較重,綜合考慮稅收、政府性基金、各項收費和社保金等項目后的稅負達40%左右,超過OECD國家的平均水平。相關數據顯示,過去30年,OECD國家的平均宏觀稅負水平約為24%~27%,日本、韓國和美國的宏觀稅負相對較低,過去20年約在20%左右。
在磨料磨具行業,在運營中就有工商年檢費、技術監督檢測費、環境衛生費,甚至有的地方連派出所聯防也向企業收取各種名目的費用,而且費用還不低。
7月24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會議指出,小微企業數量眾多,絕大多數為民營企業,對推動經濟發展、促進市場繁榮、不斷擴大就業發揮著重要作用。為支持小微企業發展,會議決定,從今年8月1日起,對小微企業中月銷售額不超過2萬元的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和營業稅納稅人,暫免征收增值稅和營業稅,并抓緊研究相關長效機制。
為進一步減輕企業稅費負擔,財政部開出了一副藥方,包括加快取消和規范行政事業性收費;穩步擴大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試點范圍,逐步消除重復征稅等。
而且,財政部的報告中還特別提到,完善出口退稅政策,針對船舶、紡織等主要的外向型產業,在人民幣升值較快的情況下,通過適度提高附加值較高產品出口退稅率,以削弱給產業帶來的負面沖擊。
相信這些即將出臺的減稅政策會對舉步維艱的中國磨企起到一定的效果。但盡管如此,這些企業生存狀況依然艱難,稅負負擔重仍然是小型磨企生存困難、轉型不力的重要原因之一。
某家有幾十名員工的小型磨料磨具公司負責人這樣說:“雖然國家一直比較照顧中小企業,各種減稅措施也在推出,但有的地方很難真正的實施下來。按照現在成本高、投入高、產出少、利潤少的情況,實際上減稅的力度并不算很大。他們的企業去年光交稅就有五六十萬了,辛辛苦苦一年下來,賺來錢大部分都交稅了,利潤都不到10%。”。
確實,在當前形勢下,稅負過重已經是磨料磨具企業面臨的繼成本高、同質競爭激烈、假貨橫行等問題后又一大日漸顯現的難題。對此,磨企有必要采取合理的避稅措施,具體該怎么做呢?中國磨料磨具網為您提供以下建議:
1、—對設備采取快速折舊法來,來降低當期所得。在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廢品、邊角料等收入不記賬,這些收入多為現金收入,是個體經營者收購。企業可以將這些收入存入私人賬戶,少數應用在職工福利上,如:食堂補助,極個別用于上繳管理費,多數用在吃喝玩樂和送禮上。
2、—采用“分灶吃飯”的方法,把業務分散,原來一個公司名下做的業務分成2-3個公司做,這樣既可以增加成本攤消,又可以降低企業所得:比如你現在公司做一年30萬利,需要交9萬9的所得稅,如果分成3個公司做,一年利每個公司就是9萬9的利,那么所得稅3個公司一共是8萬1,而其實因為成本渠道的增加,3個公司年利也不會做到30萬了,很多成本已經重復攤消和予提了,其節約下來的稅就不僅僅是近2萬的稅了。
3、返利銷售。市場經濟下的營銷方式多變,返利銷售是廠家為占領市場,對商家經營本廠產品低于市場價格的利益補償,是新產品占領市場的有效手段,是市場營銷策略的組成部分。其形式主要有兩種:一是廠家采購一定數量的產品,并按時交付貨款,磨企按一定比例返還現金。二是返還實物、產品、或者配件。采購接到這些現金、實物后,現金不入賬也不作價外收入,更不作“進項稅額轉出”,形成賬外經營。
4、水往低處流。各個特區和開發區在稅率方面國家都有優惠政策,把公司總部就轉設在到這些地方,比如鄭州的新材料產業集聚區對入駐企業就有一定的稅收優惠。深 公司的工廠和分公司的一切業務總核算就算到公司總部去,也就享受到了國家的優惠政策了。把企業結算做到:高所得稅向低所得稅地方走;搞了稅賦率的地區向沒有搞稅賦率的地區走。
5、—采用“把工廠和公司注冊到香港”的辦法,香港是個自由港,是個低稅區,一般企業的所得稅不超過8%,其他稅也特別低和少。此外,企業也可以借用外資的名義,各個地區對外資企業都有稅務優惠政策。
6、—借用“高新技術”的名義,享受國家的稅務優惠政策:有2免3減,還有3免8減的。把其他業務和產品套進這個里面來做—搭“順風車”。
7、聘用一定數量的—“下崗工人”和“殘疾”人,也都可以享受到國家的稅務優惠政策。
8、和學校的校辦工廠“聯合”,校辦工廠在稅務方面國家是有特別優惠政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