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由于海外形勢轉好,現在歐美客戶下單明顯更爽快。按目前的訂單情況,明年出口大約會有10%的增幅。”廣東某家具公司海外銷售經理告訴記者。今年以來,隨著我國積極外貿
今年以來,隨著我國積極外貿政策的成效進一步凸顯以及部分發達國家經濟企穩復蘇,我國外貿在保持穩定增長的同時,在質量提升、效益提高、結構優化等方面也取得積極進展。業內專家預計,在外需前景改善以及我國經濟增長轉型、增速放緩的內外部作用下,今年我國外貿將保持穩定增長態勢,全年實現8%的進出口總值增長目標問題不大。“今年前三季度,我國進出口總值19.07萬億元人民幣(折合3.06萬億美元),扣除匯率因素后同比(下同)增長7.7%。”海關總署新聞發言人、綜合統計司司長鄭躍聲日前表示,前三季度我國出口10.06萬億元人民幣(折合1.61萬億美元),增長8%;進口9.01萬億元人民幣(折合1.45萬億美元),增長7.3%;貿易順差1.05萬億元人民幣(折合1694億美元),擴大14.4%。
外貿專家介紹說,今年前三季度,我國進出口總體呈現低位企穩態勢。一季度,我國進出口9754.1億美元,同比增速為13.5%;二季度進出口10220.2億美元,同比增速為4.3%。進入三季度,我國進出口10629.4億美元,同比增速回升至6%,總體呈現低位企穩的態勢;其中,7月份、8月份我國外貿增速分別增長7.8%、7.1%,受去年同期基數較大等因素影響,9月份增幅回落至3.3%。與此同時,加工貿易產業分工的格局開始從以往的以加工裝備為主的低附加值環節,向研發設計、創立品牌等產業鏈的高端環節延伸。正在逐步實現從以委托性的來料加工為主,向自主經營的以進料加工為主的運作方式轉變。
招商證券研究發展中心宏觀研究主管謝亞軒認為,盡管自去年以來我國外貿形勢日益嚴峻,但一般貿易比重逐步提高,加工貿易比重日益萎縮,顯示我國外貿結構升級已見成效,逐步擺脫了對低附加值加工貿易的依賴。目前看,國內宏觀調控政策重心回歸調結構和促改革,預計四季度進口增速顯著回升概率不高。
9月份和10月份正是外貿行業一年中最繁忙的“搶單季”,一系列大型外貿展在我國多地“開鑼”。在第114屆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上,不少中國參展商表示:“今年歐美市場有起色,尤其是來自美國的訂單明顯增多。”
隨著歐美經濟的逐漸復蘇和國內固定資產投資增速的不斷加快,需求量的增加再次為中國經濟的發展注入了活力。鄭躍聲表示,近期促進我國外貿發展的積極因素開始增多,國內宏觀經濟企穩向好拉動了大宗商品進口增加;國外經濟大環境有所改善,加之“走出去”步伐加快帶動出口保持穩定增長;7月份以來,我國出臺的一系列穩定外貿增長的政策措施效果開始不斷顯現,都是第三季度我國外貿進出口總體有所好轉的原因。
一系列調查也印證了市場信心的恢復。海關統計的對出口經理人調查顯示,今年9月份我國出口經理人指數為37.8,較8月份回升1.7,這是連續第二個月環比再回升。其中新增訂單、企業的信息、企業經營成本等指數的回升,預示著我國出口將有所企穩。調查數據還顯示,反映新增訂單的金額同比減少的企業,較8月份減少了3.1個百分點,對未來2至3個月出口形勢信息不樂觀的企業較上個月減少了2.7個百分點,反映出口綜合成本同比增加的企業較上個月減少1.5個百分點。另外,PMI調查中,也可以發現新出口訂單繼續回升,9月份新出口訂單指數50.7%,較8月份的50.2%上升0.5個百分點,已經是連續3個月回升。
市場分析人士預計,四季度海外需求有望保持穩定增長,主要發達國家訂單支持力度不會同比減弱,因此,四季度外貿復蘇不會停滯。從訂單情況看,主要拉動作用來自于美國。雖然四季度美國經濟可能會環比減弱,但是從PMI訂單情況看,美國制造業持續好轉。一般情況下,美國制造業訂單對中國出口具有領先效應。
展望2014年,隨著我國積極外貿政策的成效進一步凸顯以及部分發達國家經濟企穩復蘇,一方面貿易環境將不斷改善,貿易效率、國外需求或將不斷提高;另一方面國內對貿易制度、貿易方向和貿易內容進行了引導性調整,相信未來我國進出口貿易預期將不斷改善。此外,上海自貿區未來也將對地區乃至全國的外貿發展產生積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