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為鼓勵環保和資源節約型企業發展,促進全市經濟持續和諧發展,近年來,市地稅部門充分利用國家稅收優惠政策,積極為市研磨廠辦理稅收減免。連云港市研磨廠始建于上個世紀90年代初,是連云港市...
為鼓勵環保和資源節約型企業發展,促進全市經濟持續和諧發展,近年來,市地稅部門充分利用國家稅收優惠政策,積極為市研磨廠辦理稅收減免。 連云港市研磨廠始建于上個世紀90年代初,是連云港市成立較早的民政福利企業,全廠90多名企業職工中,殘疾人員多達45人,占到職工人數的一半。該廠生產的碳化硅磨料及其現有產品屬于高耗能企業,傳統的生產方式對周邊的環境造成污染,對車間工人的身體也造成不同程度的傷害。
為鼓勵企業減污增效,走上一條健康環保的綠色生態發展之路,有能力為更多的殘疾人提供就業機會,市地稅部門堅持用足用好稅收優惠政策,從2004年到2007年連續四年為該廠減免所得稅1600萬元,并長期派駐稅收管理人員深入企業調研,協同廠領導向新浦區政府提出節能改造項目可行性報告,爭取區政府和財政、金融部門的大力支持。國家稅收優惠政策的傾斜和政府部門的扶植為研磨廠節能環保項目的順利實施上了雙重保險,近年來,該廠在陸續兼并本地三家在國內市場沒有競爭力的同行企業之外,還在國家鼓勵企業到西部開發的過程中,成功的在四川西昌涼山彝族自治州開設了兩家分廠,這兩處分廠也充分享受到了當地西部開發企業的稅收優惠政策,成為我省開發西部比較成功的企業典范。日前,連續多年享受福利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的市研磨廠朱廠長激動的對記者說:“沒有國家稅收政策的扶持,就沒有研磨廠污水凈化處理池和封閉式粉碎機項目順利上馬運行。更不會有我們的碳化硅產品出口額穩居全國第二的龍頭地位。我們感謝要感謝政府,感謝地稅部門”。
地稅部門表示:每年大量的稅收優惠會減少當年的稅收收入,但是,稅收收入的意義在于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從長遠來看,鼓勵企業節能環保增效創收,安置更多的殘疾人員就業,對于經濟的發展,社會的穩定,意義更加深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