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黃平的經濟要騰飛,不能沒有強勁的翅膀。這樣一雙翅膀,正在形成中。那就是正在建設的工業“一園兩區”。今年以來,園區已簽約項目46個,總投資158.9458億元...
黃平的經濟要騰飛,不能沒有強勁的翅膀。這樣一雙翅膀,正在形成中。那就是正在建設的工業“一園兩區”。今年以來,園區已簽約項目46個,總投資158.9458億元,新建項目35個,履約項目35個,履約率100%;累計進入平臺項目100個,總投資175.82億元,開工項目91個,開工率91%。
黃平“一園兩區”發展戰略,從概念的形成到實施的過程,都是振奮人心的。
謀劃:工業強縣戰略
黃平煙廠等大批企業,曾經讓黃平的工業經濟發展指標在黔東南州的縣市中遙遙領先。然而,在上世紀90年代初期,因種種原因,這些企業相繼倒閉破產,黃平工業經濟一度步入低谷。
“黃平發展的潛力還在工業。”縣委書記吳克在全縣經濟會議上這樣強調。著力用新思維、新理念、新舉措開創發展新局面,把沖破傳統思維束縛、破除思想障礙,作為加速黃平趕超跨越的突破口。
2011年,黃平作出了建設工業園區、推動產業發展的“工業強縣”重大決策部署。重新定位構建了“工業園區承載、大項目支撐、板塊式發展”的循環發展模式。按照“511”省級園區標準,立足經濟、社會、生態和城鄉空間的整體性,黃平采取“一園兩區”的總體來規劃工業園區即:谷隴園區和槐花園區。
以縣城為界,向東的谷隴園區構成了“東翼”,向北的槐花園區成了“北翼”,依托業已形成的航空、鐵路、公路立體交通路網,發展臨港工業。
提升:建設步伐加快
在新的歷史機遇下,《關于加快工業園區建設發展的意見》、《企業扶持方案》、《黃平縣鼓勵投資辦法》等一系列促進和扶持工業經濟發展的紅頭文件應運而生。企業紛至沓來,項目相繼落地。
根據戰略部署,黃平加大園區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強力推進路、水、電、綠化、管網等功能配套基礎設施建設,重點抓園區連接城鎮道路與城市主干道“合二為一”規劃建設,推動園區由形態開發向功能開發轉變,大力推動“三化”聯動、產城互動。
谷隴園區主要依托湘黔和株六復線鐵路運輸,定位為“鋁、礬、鋇”資源深加工、新能源和高鋁耐火材料、磨料模具高新技術制造業及高產值鋇鹽系列產品精細化生產產業園區。
槐花園區依托在建的“一城兩區”城市主干道、余凱高速等大交通網絡,定位為以農副產品、藥產品加工等為重點的百億元級特色輕工業園區。
展望:騰飛不是夢想
真誠引來錦鳳棲。黃平積極提升招商引資規模和檔次,創新招商引資工作方法,對項目實行“五個一”跟蹤服務機制,推進項目落地投產見效。
隨著一系列舉措的推動,谷隴園區已成為黃平縣重要的“新能源綜合開發利用基地、鋇鹽精深加工基地、亞洲第一世界一流的磨料磨具產業基地”。槐花園區通過產業集聚,園區建設吸引人口向縣城轉移,從而形成“以產興城、以城促產、產城一體”的發展格局。
“一園兩區”已成為打造黃平經濟發展新增長點重要平臺,為黃平跨越發展裝上了“加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