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貴陽市堅持經濟發展與節約能源資源、保護生態環境并重,深入開展環境綜合整治,持續推進污染減排工作。三年來,全市四項主要污染物均完成年度減排目標任務。據統計,2011年貴陽市二氧化硫、...
貴陽市堅持經濟發展與節約能源資源、保護生態環境并重,深入開展環境綜合整治,持續推進污染減排工作。三年來,全市四項主要污染物均完成年度減排目標任務。據統計,2011年貴陽市二氧化硫、化學需氧量、氨氮排放量分別為11.51萬噸、4.43萬噸、0.52萬噸,較2010年分別下降13.31%、3.84%、3.37%(氮氧化物排放量指標當年不計入考核)。2012年二氧化硫、化學需氧量、氨氮、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別為9.88萬噸、4.36萬噸、0.51萬噸、4.75萬噸,較2011年分別下降14.21%、1.6%、2.44%、3.22%,減排綜合排名居全省第1名,按期完成了總量控制任務。
預計2013年貴陽市化學需氧量排放總量為4.3萬噸,氨氮排放總量為0.51萬噸,二氧化硫排放總量為12.42萬噸,氮氧化物排放總量為5.84萬噸,能順利完成2013年總量控制任務。
為確保四項主要污染物能順利完成年度減排任務目標,貴陽市主要從以下方面努力——
調整產業結構,淘汰落后產能。貴陽市不斷優化和調整經濟結構、提高經濟增長質量和效益,促進節能減排政策措施的實施。2010至2013年,貴陽市共淘汰落后產能191條(臺、套),涉及企業69家,涉及水泥、黃磷、鐵合金、電力、電解鋁、煉鐵、磨料、造紙、煉鋼等九個行業。
推進減排工程,加強污染治理。貴陽市在全省率先實現縣縣建有污水處理廠目標的基礎上,繼續加大城市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力度。同時大力推進污水處理廠,工業企業廢水、廢氣治理工程建設,并全力推進水泥行業脫硝等,取得良好效果。
加強減排管理,落實減排措施。2009年以來,貴陽市通過出臺《貴陽市機動車排氣污染防治辦法》、成立全省首個專職監管機構、建成機動車環保定期檢測站以及尾氣檢測站在線監控平臺等措施,不斷推進尾氣污染治理工作。同時,貴陽全面推行排污許可證制度、禁止無證或超總量排污,并實行環境監督員管理制度、建立健全掛牌督辦、環境違法企業“黑名單”等一系列長效機制,有力地打擊了企業違法排污。
加強能力建設,健全考核體系。近年來,貴陽市嚴格按照相關規定開展環境統計和減排統計工作,在加強全市環保系統環境統計業務培訓力度的同時,不斷改進、完善統計方法及污染減排統計體系。同時實行減排預警、約談制度及區域限批等制度,建立健全減排考核體系。此外,貴陽還加強減排監測體系建設。截至目前,貴陽市11個環境監測三級站全部通過省質監局組織的實驗室資質認定(計量認證)初評或增項復評審。
此外,自2010年起,貴陽啟動了探索排污權有償使用和交易工作,并于2010年成立了貴州省唯一一家服務環境權益的綜合交易平臺——貴陽環境能源交易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