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鐵路被譽為是國民經濟發(fā)展大動脈。4月2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明確,今年全國鐵路預計投產新線6600公里以上,比去年增加1000多公里,其中國家投資近80%將投向中西部地區(qū)。4月28日,...
鐵路被譽為是國民經濟發(fā)展大動脈。4月2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明確,今年全國鐵路預計投產新線6600公里以上,比去年增加1000多公里,其中國家投資近80%將投向中西部地區(qū)。4月28日,國務院又專門在西安召開了部分地區(qū)鐵路建設工作會議,對加快中西部鐵路建設進行了安排部署。這意味著,鐵路投資將成為中西部經濟發(fā)展的新動力——近日,從中國鐵路總公司傳來消息,今年的鐵路固定資產投資計劃再次調增。據了解,我國今年已多次調增鐵路投資計劃,投資總額也從年初的6300億元提高到8000億元以上,開工項目由此前的44項增至64項,此舉凸顯了鐵路建設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作為基礎設施,鐵路具有投資面廣、產業(yè)鏈長、民生關聯度高等特點,加快鐵路建設能夠帶動投資增長,為穩(wěn)增長、調結構、惠民生提供有力支撐。
鐵路網絡建設全面提速
6月3日,蘭新鐵路第二雙線(新疆段)啟動聯調聯試。綿綿細雨中,“試跑”動檢車緩緩停靠在新疆達坂城濕地特大橋,窗外景色如詩如畫。據介紹,蘭新二線是我國西部大開發(fā)重點工程之一,也是一條橫貫甘肅、青海、新疆3省區(qū)的鐵路大動脈,行經路線基本與古絲綢之路甘青新段平行。
鐵路是連接新疆與內地的紐帶之一,承擔著進出疆物資95%以上的運輸任務,而蘭新線作為目前出疆的惟一鐵路通道,肩負著客運和貨運的雙重任務。
“以前,新疆貨運外送大部分要靠公路運輸。蘭新鐵路第二雙線是客運專線,運營后騰出的部分運力將大幅提升鐵路貨運能力,讓能源、礦產等大宗商品出疆更便捷。長期制約新疆經濟發(fā)展的貨物運力將得到有效釋放。”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發(fā)改委副巡視員來欣說。
交通格局的改變也引發(fā)了經濟社會發(fā)展格局的變化。以蘭新二線為例,建成后,新疆和內陸省區(qū)聯系的主構架將完全形成,我國西北地區(qū)的鐵路運輸網將實現一次新飛躍,也將為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增添活力。
不只是蘭新二線,在今年中西部鐵路建設項目中,大同至西安、杭州至長沙、南寧至廣州等重大項目將建成投產,內蒙古西至華中煤運通道、拉薩至林芝鐵路、懷化至邵陽至衡陽鐵路等重點項目將開工建設。隨著一大批鐵路建設項目的實施,鐵路將在促進西部大開發(fā)、推動區(qū)域協調發(fā)展和扶貧攻堅等方面發(fā)揮更為顯著的作用。
密集投資增強輻射能力
“中西部地區(qū)更需要通過鐵路建設拉動經濟增長,推動人員流動。”談到鐵路建設為何向中西部傾斜,國家發(fā)改委綜合運輸研究所研究員羅仁堅這樣表示。
“現在到了重點發(fā)展西部鐵路的時候了,不要因為中西部人少而不發(fā)展,而是要通過發(fā)展把人吸引過去,為產業(yè)轉移創(chuàng)造條件,這樣才能促進區(qū)域協調發(fā)展。”羅仁堅說。
在他看來,中西部鐵路投資對經濟拉動作用巨大。僅在建的蘭新鐵路第二雙線新疆段、吐魯番至庫爾勒段增建第二線等5個項目就累計完成投資約550億元,新建線路達到1182公里。
據中國鐵路總公司工程管理中心工程技術部副部長楊斌介紹,“十二五”的前3年,中西部地區(qū)國家鐵路建設投資完成1.15萬億元、投產新線7000公里,占比分別為72%和58%。
今年4月,按照國務院常務會議的決策部署,中國鐵路總公司在綜合考慮經濟社會發(fā)展需求、鐵路運輸需要、鐵路建設資金保障能力等條件的基礎上,決定調增今年鐵路建設的目標,并提出建設重點向中西部地區(qū)轉移。
按照新的規(guī)劃安排,“十二五”期間,中西部地區(qū)國家鐵路建設投資1.85萬億元、投產新線2.3萬公里,占比分別為72%和77%。2014年,中西部鐵路安排建設投資和投產新線比例進一步加大,占比分別達到78%和86%。這也就意味著,未來兩年僅中西部地區(qū)鐵路投資至少在7000億元以上,投產新線1.6萬公里。
這些線路的建設,投資巨大,對當地基礎設施建設等具有重大的帶動作用。同時,鐵路建設投資還將帶來巨大的技術、人才等資源,對沿線的經濟帶動作用更是不可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