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耐火材料是高溫工業發展不可或缺的基礎材料,近年來,鋼鐵、玻璃、水泥、有色金屬等高溫工業技術水平的不斷提高,給耐火材料行業技術創新提出新的“考題”。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耐火材料...
耐火材料是高溫工業發展不可或缺的基礎材料,近年來,鋼鐵、玻璃、水泥、有色金屬等高溫工業技術水平的不斷提高,給耐火材料行業技術創新提出新的“考題”。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耐火材料行業準入條件(征求意見稿)》,從生產布局、工藝與裝備、質量管理、清潔生產、節能降耗和綜合利用、安全生產等方面對耐火材料行業提出新的要求。業內人士表示,耐火材料行業必須加快轉型升級,才能適應新的形勢,實現更好發展。轉型升級是新的要求
“耐火材料產業必須向技術創新型產業轉變,才能滿足下游行業日益嚴苛的要求,在新常態經濟中生存下去。”中國耐火材料行業協會會長劉百寬在近日舉行的新常態下耐火材料行業轉型升級研討推進會上表示。
劉百寬說:“耐火材料行業多年來一直是勞動力密集型、資源密集型產業,能源消耗量大,資源依賴性強。進入新的經濟時期后,人工、能源成本逐漸增加,不可再生的優質資源也不斷減少,國家對環保和能耗的要求逐年嚴格。而且,在科學技術發展迅速的今天,鋼鐵、玻璃、水泥、有色金屬等高溫工業的技術水平逐漸提高,進而對耐火材料提出了更高要求。如果耐火材料企業固步自封,將難以生存,行業將難以進步。”
同時,由于2000年以來,我國耐火材料行業經歷了一個快速發展期,發展速度過快致使發展過程中的一些問題被放大。中國耐火材料行業協會常務副會長、高級工程師徐殿利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在產業快速發展的過程中,耐火材料行業發展的瓶頸日趨突出,如鋁礬土資源配置不合理,總體資源利用率不高,產能過剩導致市場混亂、無序競爭。原材料、能源及人工等要素成本增加等,制約著耐火材料行業的可持續發展。
此外,當前耐火材料行業企業規模小、數量多,產業集中度低,企業間的技術力量、裝備水平參差不齊、產品能耗水平差異很大。
面對這些壓力,耐火材料行業必須加快轉型升級才能取得突破性發展。
去年,工業和信息化部出臺《關于促進耐火材料行業健康可持續發展的若干意見》,提出推進聯合重組、優化產業布局、強化節能降耗、嚴格環境管理、發展高端產品、鼓勵技術創新、淘汰落后產能、加強安全生產等八個方面的任務。
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又發布《耐火材料行業準入條件(征求意見稿)》,從生產布局、工藝與裝備、質量管理、清潔生產、節能降耗和綜合利用、安全生產等方面對耐火材料行業提出新的具體要求。隨著未來這一政策的正式落地,耐火材料行業轉型升級的步伐將會進一步加快。
出臺政策引導行業發展
加快技術研發,向技術創新型產業轉變是耐火材料在轉型升級過程中面臨的首要問題。在此過程中,企業除需提高自身設備水平和創新生產技術以外,還要著力提高企業的管理水平。根據建立現代企業管理制度的客觀要求,注重企業團隊建設,規范企業的生產管理、裝備管理、質量管理,加強成本控制,努力實現管理制度化、制度流程化、流程信息化、信息網絡化。“只有企業的管理水平不斷提升,企業的綜合實力才能得到提高,才能在競爭日趨激烈的市場中立于不敗之地。”劉百寬表示。
除此之外,淘汰落后產能和提高產業集中度是耐火材料行業在轉型升級的過程中必須要解決的重要問題。《關于促進耐火材料產業健康可持續發展若干意見》明確提出,耐火材料行業要提高產業集中度,到2015年形成2-3家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企業,創建若干個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前10家企業產業集中度達到25%。到2020年,前10家企業產業集中度提高到45%。業內人士表示,就目前耐火材料行業的現狀來看,任重而道遠。
在淘汰落后產能方面,中國耐火材料行業協會秘書長陳建雄曾對記者表示,最希望國家在這方面能夠有硬措施,嚴格控制產能,調整產業結構。《耐火材料行業準入條件(征求意見稿)》提出,新建、改擴建耐火材料項目應綜合考慮資源能源、環境容量和市場需求,符合主體功能區規劃、產業發展規劃和項目所在地城鄉建設規劃,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土地使用標準。嚴格控制新增產能,原則上要依托現有耐火材料生產企業,通過聯合重組,實施等量或減量置換,開展技術改造,推進節能減排,生產和推廣使用不定型耐火材料,優化產業結構,提高生產集中度。
業內人士表示,隨著準入條件的實施,未來耐火材料行業的發展將逐漸步入良性軌道。
地方政府和企業先行發力
近年來國家對節能環保的要求越來越嚴格,清潔化生產成為耐火材料企業必須通過的課題。《耐火材料行業準入條件(征求意見稿)》提出,耐火材料行業要采取清潔生產技術,開展清潔生產審核。建立環境管理體系,制定環境突發事件應急預案。新建、改擴建項目采用節能環保型窯爐,并以新帶老配套建設企業余熱回收利用設施。生產過程產生的碎礦、粉礦和回收的粉塵等固體廢物要全部回收再利用,鼓勵耐火材料回收再利用。年消耗標準煤5000噸及以上的耐火材料企業,應按照當地工業節能管理部門要求,定期提交本單位能源利用狀況報告,提供可靠的能耗數據。
其實,在此之前,一些以耐火材料產業為支柱產業的地區已經認識到節能環保的重要性,開始清潔化生產。
在浙江省長興縣,為了防止環境污染,減少廢氣排放,中泰耐火材料公司拆除了35米的隧道窯,淘汰摩擦力壓力機為液壓壓力機,采購新型微機自動化配料設備等。長興李家巷華宏耐火材料廠決定新建新型隧道窯1條,將煤氣發生爐改為燃燒天然氣裝置,從而達到節能環保的目的。接下來,該企業還將致力于研發新產品,將產品由傳統莫來石磚轉型為陶管,以提高產品附加值,提高市場競爭力。
四川省仁壽縣汪洋鎮粘土、煤矸石豐富,是西南地區產能最大的耐火材料生產基地,針對耐材企業“小、多、散”現狀,仁壽關閉所有倒焰窯和低于2萬噸年生產能力的耐材企業22家;所有隧道窯全部停業整頓整合;以煤做能源的企業全部實行煤改氣。全鎮關閉37家倒焰窯,兼并重組后新建14套煤氣發生爐。截至目前,該鎮耐火材料企業由原來的67家整合成14家。
業內人士預計,今后耐火材料行業經濟發展方式將會逐漸改變,開發和推廣新型節能爐窯,開發綜合節能技術,開展能源管理,“三廢”的排放控制和“三廢”資源化回收利用等成為耐火材料企業的重點研究內容;同時企業間的兼并重組也會更加頻繁,產業集中度將會逐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