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今年截至10月,中國造船業界共交付了203億美元、3050萬DWT(980萬CGT)、574艘船舶;韓國則交付了303億美元、2130萬DWT(1000萬CGT)、263艘船舶。繼...
今年截至10月,中國造船業界共交付了203億美元、3050萬DWT(980萬CGT)、574艘船舶;韓國則交付了303億美元、2130萬DWT(1000萬CGT)、263艘船舶。繼2009年之后5年以來,在交付量方面中國首次把第一位置讓給了韓國。據悉,同期,韓國造船廠交付了8000TEU級以上超大型集裝箱船及55艘超大型液化氣船,得益于此穩坐了第一把交椅。
根據ClarksonResearch統計,今年截至10月,全球有342家造船廠的累積船舶交付量為7730萬DWT、1531艘,上半年的月均交付量為840萬DWT,今年的年度交付量估計達到9410萬DWT,同比下降13%。
尤其是近10個月以來,油輪交付量為1660萬DWT、200艘;30000-60000DWT級船舶交付量占全部的42%(84艘),以艘為準最多,韓國造船廠建造其中90%的船舶。
不過同期,VLCC交付量僅為510萬DWT、16艘,與2013年及2012年同期相比竟下降40%,根據展望,將在2014年剩余時間也可能持續不振,而年度交付量預計達660萬DWT。
另外,10月末,全球按單一造船廠手持訂單量排行中,韓國現代重工蔚山造船廠時隔1個月重奪世界第一位置。
10月末,按單一造船廠來看,手持訂單量排行從第一至第十依次為;韓國現代重工蔚山造船廠619萬CGT、韓國大宇造船海洋玉浦造船廠610萬CGT、韓國三星重工巨濟造船廠532萬CGT、韓國現代尾浦造船蔚山造船廠384萬CGT、韓國三湖重工366萬CGT、上海外高橋造船上海造船廠247萬CGT、江蘇新揚子造船廠240萬CGT、滬東中華造船上海造船廠227萬CGT、韓國城東造船海洋192萬CGT、韓國STX造船海洋鎮海造船廠187萬CGT。
10月末,全球各個造船集團的手持訂單量排名依次為;韓國現代重工)3:所屬造船廠數量)1063萬CGT、韓國大宇造船海洋(2)685萬CGT、韓國三星重工(2)552萬CGT、日本Imabari造船(8)453萬CGT、韓國現代尾浦造船(2)434萬CGT、韓國STX造船海洋(5)355萬CGT、JapanMarineUnited(6)328萬CGT、上海外高橋造船(2)306萬CGT、滬東中華造船(2)286萬CGT、揚子江船業(2)260萬CGT。
10月末,全球造船業界的新造手持訂單量為3.235億DWT、5344艘,以艘為準,相比年初下降5.3%,但得益于幾種大型船舶訂單量增加所帶來的影響,以DWT為準,沒有發生明顯變化。
另外,今年1-10月,全球老齡船舶拆解量累計為2800萬DWT、743艘,年度拆解量估計達到3560萬DWT,同比下降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