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臨近年終,新電改方案的出臺時間和具體細則格外引起關注。《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從接近官方的消息人士處了解到,新一輪電改方案已經制定好,深圳已經開始的試點輸配電價改革也是依據新方案在布局...
臨近年終,新電改方案的出臺時間和具體細則格外引起關注。《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從接近官方的消息人士處了解到,新一輪電改方案已經制定好,深圳已經開始的試點輸配電價改革也是依據新方案在布局。
該名消息人士對本報記者稱,外面傳聞的電改方案有推測的成分,新電改方案重點是“四放開、一獨立、一加強”,即輸配以外的經營性電價放開、售電業務放開、增量配電業務放開、公益性和調節性以外的發供電計劃放開,交易平臺獨立,加強規劃。
同時,外界預期較高的輸配分開、調度獨立并沒有在方案中,消息人士概括為“輸配不分開、調度不獨立”,電網企業盈利模式的重新界定也沒有出現在方案中。
有望推動電力交易相對獨立
新電改一直是各方關注的焦點,官方提出要在年底前推出電改方案。國家發改委為此曾數次召開會議研究,并調研相關企業。
上述消息人士稱,經過各方博弈,最后的方案從原先的36條減至34條,推動輸配分開和調度獨立的細則最終未被納入。曾經出現在早期方案中的界定電網企業為公共服務企業,由國家規定利潤率的條款也沒有出現在最后方案中。
針對電網企業獨買獨賣的模式,此次方案的改革選擇了穩妥漸進的模式,將從核定輸配電價出發,逐步推動直購電,并結合放開的領域,使電力交易和價格形成更趨公開透明。
“主體內容還是‘四放開、一獨立、一加強’。”上述消息人士對本報記者稱,條款中原本要推動交易獨立,但相關方認為目前難以做到獨立不受其他利益干預,最后確定為交易相對獨立。
“四放開、一獨立、一加強”具體是指:輸配以外的經營性電價放開、售電業務放開、增量配電業務放開,公益性和調節性以外的發供電計劃放開,交易平臺獨立,加強規劃。
小型發電公司獲益可能更明顯
2002年啟動的電改,并沒有達到預期目的。其中很大的原因在于各方利益博弈,新一輪電改同樣面臨利益分配問題。
放開消費端,核定輸配電價后,中長期推動供需直接交易,將會對電網企業的現有模式形成沖擊。具體沖擊幅度有多大,因為目前從上網到用戶都由電網企業運營,輸配售各環節成本并不公開和客觀,暫時無法簡單衡量。
放開的領域將形成新的機會,對應“輸配以外的經營性電價放開、售電業務放開、增量配電業務放開,公益性和調節性以外的發供電計劃放開”,在售電和低壓配電領域對現有平臺和設備提供商有利。
一家證券公司分析師對本報記者稱,售電側放開和配電業務適度放開,對地方現有能源平臺公司和配電設備企業是機會。
不完全統計,售電側有文山電力(600995.SH)、廣安愛眾(600979.SH)、樂山電力(600644.SH)等企業。配電領域的低壓配電設備廠家也會從放開中獲益,包括正泰、特變電工(600089.SH)等。
另外,考慮到未來直購電大面積推廣的前景,發電企業也將受益。但具體獲益能力要看公司情況,首先發電企業要獲準參與直購電,其次跟發電公司的電力資產結構配比有關系。
上述證券公司分析師稱,規模大的發電企業肯定能在改革中分得利益,但這部分收益對于巨頭型電力企業的總體效益影響可能不會很大,相比而言,一些小型公司獲益可能更明顯。
本報記者采訪的電力需求方普遍認為未來放開之后電力用戶將獲益,估計用電大戶成本將更低,但前提是要能獲批成為直購電試點地區以及配套完善的交易細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