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呼喚加快推進信息化與工業化深度融合。以制造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為標志的智能制造,是兩化深度融合切入點和主攻方向,這已經成為業界的普遍共識和企業的主攻行動...
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呼喚加快推進信息化與工業化深度融合。以制造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為標志的智能制造,是兩化深度融合切入點和主攻方向,這已經成為業界的普遍共識和企業的主攻行動。準確把握新形勢
兩化融合是黨中央、國務院的重大決策部署,是促進工業轉型升級和提質增效的關鍵,也是當今世界科技和產業變革的大勢所趨。在新的形勢下,準確把握兩化融合發展的新形勢和新要求顯得尤為重要。
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正蓄勢待發,智能制造、網絡制造、綠色制造、服務型制造等日益成為生產方式變革的重要方向,跨領域、協同化、網絡化的創新平臺正在重組制造業創新體系。以德國工業4.0、美國先進制造伙伴計劃為代表,發達國家正積極謀劃部署,對高端制造業進行再調整再布局,根本出發點都是為了打造國家制造業競爭新優勢。
經過改革開放30多年的積累和發展,我國制造業和信息通信業已具備了支撐推進兩化深度融合的能力和條件,不少戰略性新興產業處在同發達國家相近或同一條起跑線上,有的方面處于國際領先地位。在此背景下,加快轉型升級實現跨越式發展,我們完全能夠搭上新一輪工業革命的快車。
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和工業融合發展正呈現新趨勢。集成電路、人工智能、移動互聯、大數據、新型傳感器、3D打印等新技術的持續演進,推動著制造業的集成應用,特別是智能制造、工業互聯網、自主可控的信息技術和產品,以及衍生催生的新業務、新業態和新模式。經過國際對比、充分調研和反復論證,可以得出這樣的判斷:智能制造將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推進兩化深度融合的核心目標,是建立國家制造業創新體系的關鍵。
特別是當前,我國工業發展已經到了爬坡過坎的重要關口,新常態倒逼工業必須加快轉型升級。推動兩化深度融合、加快發展智能制造已成為突破發展瓶頸、提升國際競爭力和應對經濟下行壓力的關鍵選項。我們要抓住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發展帶來的機遇,做好兩化融合這篇大文章,推動我國經濟轉型升級,重塑國際競爭優勢。
努力實現重點突破
推進兩化深度融合是一項全局性、系統性工程。全系統要統籌謀劃、提早布局,著力加強頂層設計,明確融合路徑,把握發展方向,實現重點突破,將成熟的思路及時轉化為政策舉措。
以智能制造為主攻方向。大力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制造等新興產業,全面提升制造業產品、裝備、生產、管理和服務的智能化水平,實現兩個IT(工業技術和信息技術)融合和倍增發展,促進產業結構向中高端邁進。
以工業互聯網和自主可控的軟硬件產品為重要支撐。培育新型生產方式和商業模式,加快生產型制造向服務型制造轉變,加快信息網絡公共基礎設施建設,支持生產性服務業發展壯大,增強自主可控信息技術產業支撐能力和安全保障能力,推動兩化融合向更深更廣的方向發展。
以推廣應用標準體系為主要抓手。堅持標準先行,著力建設和推廣企業兩化融合管理體系,在重點領域開展標準宣貫和示范應用,促進企業在產品和服務全生命周期、生產管理全過程應用信息技術,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
以健全融合機制為重要保障。統籌工業和信息化部部內資源,加強部際協調,健全部省聯動和政企聯動機制,推動制訂特殊的融合政策,加快培育復合型人才、融合型人才,不斷完善推進兩化深度融合的體制機制。
我們必須清醒地認識到,當前,我國工業化、信息化的任務尚未完成,兩化融合的旗幟必須高高舉起,推進融合發展的意志不能有絲毫動搖。全系統要努力打造兩化融合升級版,大力推進制造強國、網絡強國建設,譜寫中國新型工業化發展的新篇章。
2015年,我們有理由相信,兩化深度融合將取得新突破。兩化融合將開拓出更大的范圍、更細的行業、更廣的領域、更高的層次、更深的應用、更多的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