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砂輪屬于工具范疇,被比喻為“工業的牙齒”,廣泛應用于各個行業。從總體上來講,近幾年砂輪產品抽查的合格率仍屬偏低(見下表),存在種種不容忽視的問題,有些問題已嚴重威脅到人身財產的安全...
砂輪屬于工具范疇,被比喻為“工業的牙齒”,廣泛應用于各個行業。 從總體上來講,近幾年砂輪產品抽查的合格率仍屬偏低(見下表),存在種種不容忽視的問題,有些問題已嚴重威脅到人身財產的安全。
近6年砂輪產品質量抽查平均合格率及最低合格率
砂輪產品質量問題的原因分析
一、原材料問題砂輪是由多種主、輔原材料構成的復雜物系,主要材料是磨料和結合劑,輔助材料則包括填充物、增強材料等。
1、磨料問題:磨料是砂輪中起磨削作用的主要物質,目前市場上磨料質量魚龍混雜,良莠不齊,主要表現為:1)磨料的化學成份往往是合格的,但物理性能差,例如硬度、強度、自銳性、抗破碎性、熱穩定性、親水性等;2)磨料的粒度組成較亂,與標準的規定相差較大。
2、結合劑問題:在砂輪中磨粒是靠結合劑粘結在一起的,結合劑的性能直接影響著砂輪的性能和質量。1)樹脂質量不穩定,樹脂中游離酚含量忽高忽低。所謂游離酚即殘留在樹脂中的苯酚,分子式為C6H5OH,長期加熱能使硬化后的樹脂裂解,影響砂輪的強度;2)樹脂粉與烏洛托品混合不均勻,烏洛托品的學名叫六亞甲基四胺((CH2)6N4),作為樹脂的硬化劑,烏洛托品加入量不足,樹脂硬化不完全,影響砂輪的強度和硬度;含量過高,則過量的烏洛托品不與樹脂結合,在硬化過程中分解揮發,使砂輪的氣孔增多,降低其強度和硬度。樹脂粉與烏洛托品混合不均,其后果即烏洛托品含量過高過低帶來的危害;3)結合劑粒度過粗,一般認為,結合劑的粒度以細為宜,這有利于使結合劑分布均勻,有利于硬化劑的充分接觸。粒度過粗,則成型料不易混合均勻,影響砂輪的硬度和強度。即使是對于粒度較粗的樹脂薄片切割砂輪和鈸形砂輪來講,其選用的結合劑(樹脂粉)粒度也應細于320#。制造細粒度的砂輪產品,結合劑的粒度要求為幾個微米。
二、制造工藝問題:砂輪制造的特點之一是工藝性很強,制造工序中的任何疏漏和偏離都可能對砂輪產品質量帶來負面影響。回轉試驗時在破裂的砂輪中觀察到,有的斷裂處磨粒粗、組織松、缺失結合劑,網格布稍加拉扯就會脫離,這些缺陷的產生都與制造工藝不當有關聯。制造中配混料、成型、燒成或固化、整形加工等工序問題較多。
1、配混料工序:配料是混料的前期準備。混料是將磨料、潤濕劑、結合劑、填充劑等按一定的程序和方式,使潤濕劑、結合劑、填充劑均勻地粘附在磨粒上使其相互之間均勻分布。
混料的關鍵是均勻性,成型料應達到:各成份分布均勻,保持松散性,便于攤料,具有良好的成型性能。有的生產廠機械混料或手工混料時間不夠,混料及過篩操作比較馬虎,達不到上述要求。
2、成型工序:正確的操作是將成型料倒在模具的中間位置,然后使用專用刮刀將料朝半徑方向攤開,使其均勻地分布在模具中,使坯體達到規定的尺寸和形狀,不產生裂紋或起層。有的企業員工操作不得要領,造成質量分布不均,形位公差及靜平衡超差。
3、燒成或固化:這是最關鍵的生產工序,容易造成質量問題的因素有兩個,一是固化烘箱或燒成窯的溫差太大;二是裝爐的方式方法不當。
烘箱或窯內的溫差一般是未裝砂輪時測定的,此時溫差較小,而當烘箱或窯內裝滿砂輪后,裝爐不當會妨礙烘箱或窯內熱風的流動,溫差就增加了,偏離了設定的硬化規范,使砂輪的固化(硬化)質量得不到充分的保證。
4、整形加工:有些砂輪在燒成或固化后要進行整形加工,以保證砂輪的幾何尺寸、形位公差。有的企業遺漏了該道工序,有的整形加工馬虎,工序不到位。
5、工藝文件、工藝參數生搬硬套:一些小企業工藝文件不齊全,不會根據原材料成分的波動、氣候環境條件的變化或用戶的不同要求而調整工藝參數,由這些企業生產的砂輪其質量往往是不穩定的。
三、設備工裝問題
1、設備問題:生產設備是砂輪生產的重要物質條件,有的企業一是設備不足,如沒有搟片機,缺少混料機,油壓機噸位規格較少等,二是設備維護保養差,設備不能處于完好狀態,因此不僅生產效率低、勞動強度大,而且產品質量不易保證。
2、工裝問題:一些企業工裝管理薄弱,模具等沒有完整的臺帳,沒有驗收及使用記錄,沒有良好的存放場所,在生產現場亂堆亂放。
四、檢驗控制問題:
1、進貨檢驗(例如原材料進廠檢驗)、過程檢驗、例行檢驗(通常所說的出廠檢驗)、確認檢驗等,都是砂輪生產企業實施有效檢驗控制的重要內容,我們看到一些企業,特別是小型企業、小作坊式生產的企業在這方面的差距明顯。主要問題有制度不全,職能不落實,管理不嚴,檢驗設備短缺失控,檢驗人員業務素質較差等。例如:
沒有專門的檢驗機構;
檢驗員往往兼職,且自產自檢,難以嚴格把關;
檢驗制度不完善,或制度內容過于原則籠統,或脫離企業實際;
未經檢驗就轉工序、入庫、放行出廠的現象時有發生;
管理混亂,執行標準不嚴,檢驗人員責任性差,業務能力不高,錯檢漏檢情況多有發生;
2、檢驗設備短缺,管理較差。
檢驗設備不齊全,普通砂輪的檢驗設備有3大件:即回轉強度試驗機;噴砂硬度機(或洛氏硬度機);靜平衡器(對金剛石砂輪還需要動平衡器),其它還應有薄片砂輪端面、徑向跳動測定儀、內徑量規、游標卡尺、砂輪切割性能試驗機等。
沒有執行周期檢定和校準,砂輪的檢驗設備不僅要求配備齊全,而且要求持續保持有效的校準狀態,因此要進行周期檢定或校準。例如回轉強度試驗機必須確保兩項重要的計量特性,即回轉機主軸徑向跳動不得超過0.07mm,滿載回轉情況下,主軸轉速誤差應不大于3%,但有的企業從來不檢定。噴砂硬度機要求用標準玻璃校正,用標準砂輪硬度塊檢定,但有的企業標準玻璃破碎或丟失,噴嘴直徑不符,或洛氏硬度機壓頭鋼球精度超差,硬度計量值已失準,但仍盲目使用。
缺乏應有的維護和保養靜平衡器兩軸輥的表面粗糙度要求為Ra0.2~1.6μm,我們在現場看到,有的軸輥已銹跡斑斑,有的嚴重磕碰。
來源:慧聰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