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美麗整潔的廠區今年全國“兩會”期間,李克強總理參加山東代表團審議時,為濟南圣泉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的石墨烯內暖纖維內衣點贊,直言“這個很貴重”,這就是經濟新動能。被稱為“

美麗整潔的廠區
被稱為“黑金”的石墨烯,是當今發現的世界上最纖薄、最堅硬、導電導熱性能最強的一種納米新材料,誰能想到,在圣泉集團,這種神奇的“新材料之王”,竟來自常人眼里的廢料玉米芯。
圣泉集團始建于1979年,前身叫刁鎮糠醛廠,把植物秸稈“變廢為寶”一直是集團的主攻方向。建廠30余年來,圍繞玉米芯創新產業鏈,圣泉集團闖出了一條行業轉型升級的成功之路,始終走在創新最前沿。
作為發展新經濟、培育新動能的第一動力,創新早已融入圣泉發展的脈絡。
從玉米芯中提取的糠醛是120多種精細化工產品最重要的基礎材料,糠醛生產最大的問題是污染。最初為了解決糠醛的廢水排放問題,企業幾乎用盡了各種方法都沒有效果。
2004年,公司組團到美國一家非糠醛生產企業參觀,董事長唐一林受到該企業廢水閉路循環系統的啟發,回來后立即組織技術人員進行設計、試驗。多次試驗失敗后,最終取得成功,現在已經實現了糠醛廢水的零排放。這項技術也申請了專利,并成功轉讓給全國10多家糠醛生產企業。
“創新是圣泉發展的靈魂和生命線”,圣泉集團董事長唐一林說,圣泉集團平均每年申請專利100多項,專利實施率達90%。

企業生產車間
目前,圣泉集團擁有同行業唯一一家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一個國家博士后工作站,三個國家認證認可實驗室,六個專業研究所,上億元的實驗裝備,承擔著“863計劃”、“火炬計劃”等國家級創新項目10余項,負責起草制定國家、行業標準36項,申報國際、國家專利544項,授權298項。
“新材料的誕生幾乎都是一個艱難的過程,尤其是前期科研,有的長達近10年,即使進入產業化階段也可能會遇到不小的阻力。盡管如此,圣泉還是要不斷的創新,不斷地研發新材料、新產品以保持企業市場競爭力,引領行業高端。”唐一林說。
依托不斷創新,這家坐落于山東濟南章丘刁鎮的民營企業,把農業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競爭優勢,已在秸桿開發、科研和利用上成為全球生物質化工與生物質能源產業的引領者,從最初生產單一的化學品糠醛,到今天的百花齊放,產品遍及服裝、阿拉伯糖、汽車、筆記本電腦、蘋果手機、鋼鐵、機床、船舶、樓房住宅乃至航空等多個領域,打造了一個“新材料王國”。

行業領先的自動化操作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