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前已備案公告特許企業3341家特許百強銷售額超4000億京華時報訊(記者胡笑紅)今年是《商業特許經營管理條例》頒布實施10周年,截至目前已備案公告特許
目前已備案公告特許企業3341家 特許百強銷售額超4000億京華時報訊(記者胡笑紅)今年是《商業特許經營管理條例》頒布實施10周年,截至目前已備案公告特許企業達到3341家,特許百強企業2016年銷售額超過4000億元。3月4日,商務部流通業發展司聯合中國連鎖經營協會在2017年中國特許加盟大會上正式啟動商業特許經營宣傳工作時表示,下一步將大力整頓商業特許經營市場秩序,嚴查不主動備案、不誠信備案、不按時提交年報等企業違規行為。
“哪里有企業哪里就有特許”
據了解,我國《商業特許經營管理條例》于2007年5月1日正式實施。同期,商務部頒布了《商業特許經營備案管理辦法》和《商業特許經營信息披露管理辦法》,并于2011年進行了修訂。
“‘一條例,兩辦法’出臺10年來,我國商業特許經營的市場環境持續凈化,企業行為不斷規范,市場規模不斷擴大,在促進中小企業發展、吸納民間資本投資、擴大消費、促進就業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商務部流通發展司副司長尹虹表示,截至目前,已備案公告企業共計3341家,其中境外企業94家,跨省經營企業2337家,省內經營企業910家,備案公告企業數量年增長率始終保持在13.5%以上。其中,備案企業中加盟店鋪數量超過50家的有633個,占備案企業總數的19.95%;加盟店鋪數量超過100家的有372家,占備案企業總數的11.13%。從地域分布看,備案企業覆蓋全國31個省、區、市,在一線城市已發展成熟的基礎上,二、三線城市已成為特許市場拓展的核心區域,同時隨著消費市場和配套服務的不斷完善,四線城市正快速成為特許市場發展的潛在沃土。從行業分布看,備案企業涉及零售、餐飲、洗衣、教育、酒店等幾十個行業,可以說“哪里有企業哪里就有特許”。
尹虹表示,特許經營成為中小企業創業發展的有效途徑,為中小企業擴大規模和品牌影響力提供了便捷渠道,在商務部備案的特許企業60%以上是中小商貿企業;其次,特許經營促進了服務業發展,在特許百強企業中,服務業占比近60%,僅2016年,特許百強企業的銷售額就已突破4000億元。特許經營帶動了民間資本投資,目前的百強企業中民營企業占比超過一半,成為民間資本進入的重要領域,同時也為社會公眾創業提供廣闊空間。
將公示、處罰不主動備案、不誠信備案企業
不過,10年時間的發展,當前我國的消費也呈現出一系列新特點。尹虹表示,消費層次從滿足溫飽向追求品質轉變;城鎮化水平提高,帶來消費新紅利;中等收入群體擴大,增添消費新動力;產業結構升級,創造消費新需求。消費結構將持續升級,需要加快內貿流通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也需要特許經營企業加快轉型創新的步伐。
為此,商務部正式下發《商務部辦公廳關于做好商業特許經營宣傳工作的通知》,通過舉辦《條例》十周年成果展,發布《特許經營最佳實踐案例集》,開展專項整治行動,舉辦公益宣講等系列宣傳活動,切實提高社會公眾對商業特許經營的關注、認識和理解,形成重視特許、支持特許和監督特許的輿論氛圍。
尹虹特別強調,各地商務主管部門要繼續加大《條例》貫徹力度,監督檢查在本地區內開展商業特許經營活動的企業、人員、中介平臺等,大力整頓商業特許經營市場秩序。對不主動備案、不誠信備案、不按時提交年報的企業,要進行約談整改;對拒不整改的,要依法處罰、公示;對其他部門在行政監管或司法審判中發現的問題線索,要及時調查處理。
據悉,各地商務部門必須在今年8月1日前將監督檢查情況及典型案例報商務部。
尹虹今天還透露,商務部還將結合我國特許經營發展中出現的許多新變化和新特點,貫徹落實國務院“放管服”改革的要求,加快推動《商業特許經營管理條例》的修訂工作,以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和優化服務為原則,簡化備案流程,強化信息披露和社會監督,為特許經營企業和廣大投資者營造更加公平透明的外部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