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昨天上午發布的《博鰲亞洲論壇亞洲經濟一體化進程2017年度報告》(以下簡稱《報告》)指出,東亞經濟體的中間品進口下降已是事實,若長此以往東亞作為全球價值鏈中心的地位將會受到威脅。亞...
昨天上午發布的《博鰲亞洲論壇亞洲經濟一體化進程2017年度報告》(以下簡稱《報告》)指出,東亞經濟體的中間品進口下降已是事實,若長此以往東亞作為全球價值鏈中心的地位將會受到威脅。亞洲在貿易、生產和金融等方面的一體化也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甚至已經出現倒退跡象。《報告》表明,近年來,亞洲區域內貿易的依存度呈現出上下波動的特征,2015年則降至最低點,中國、日本、韓國和印度都在降低其貿易對亞洲的依存度。隨著中間品貿易的萎縮,亞洲經濟體在生產上的一體化也在一定程度上出現倒退。
亞洲在金融一體化方面也遭受挫折。首先是亞洲地區的決策者們在推動金融一體化上缺少清晰的方向和持續的投入。盡管亞洲經濟體擁有世界最高的儲蓄率,但近年來越來越多投資資金來自亞洲以外的地區。
另外,美元升值、中國股市的動蕩、國際初級產品市場的動蕩等突發因素明顯降低了亞洲各經濟體股市的相關性及金融的一體化進程。在宏觀經濟層面,不僅各經濟體之間的宏觀經濟政策協調在弱化,在外界沖擊的影響下,經濟周期的同步性和物價變化的相關性都在降低。
盡管亞洲經濟一體化出現倒退,但《報告》也提到亞洲人員交流仍然在快速發展。與亞洲服務業出現萎縮的情況相比,旅游業特別是旅游進口呈現迅猛的增長勢頭,2015 年,亞洲旅游進口增長 33.9%,遠遠超過全球 4%的增長率,“亞洲游客亞洲游”的現象變得更加突出。
亞洲的未來充滿著巨大的不確定性。未來美國的經濟可能過熱、特朗普的貿易保護主義、供應學派和凱恩斯主義經濟政策雜交體的不確定性、英國脫歐的長期影響、美國退出 TPP、正在臨近的歐洲大選及一些國家對地緣政治的癡迷等,都對 2017 年亞洲經濟的前景構成挑戰。
亞洲經濟體在應對全球價值鏈出現的結構性變化、金融一體化倒退、內部市場狹小和服務業缺少競爭力等方面,也面臨艱巨的任務。面對這些不確定性,《報告》呼吁,亞洲成員需要進一步提升共同體的意識,擯棄以鄰為壑的思維方式。依靠本國自身的力量不是解決問題最優的途徑,亞洲經濟體的領導者們必須大幅增加彼此之間的合作,以實現地區的共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