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暮春時節,在山田研磨材料有限公司碳化硅陶瓷項目建設現場,幾臺大型機械正在有序作業。據了解,該項目將引進世界最先進的日本無壓燒結陶瓷技術,生產技術一步達到國內領先,填補國內空白,產品...
暮春時節,在山田研磨材料有限公司碳化硅陶瓷項目建設現場,幾臺大型機械正在有序作業。據了解,該項目將引進世界最先進的日本無壓燒結陶瓷技術,生產技術一步達到國內領先,填補國內空白,產品廣泛應用于環保、窯爐、防護、耐磨、耐腐蝕等領域。該項目對于打破國際技術壟斷,替代進口產品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堪稱行業技術典范。碳化硅陶瓷項目讓人看到的僅是該公司科技創新的冰山一角。細數山田研磨科技歷程,可謂亮點頻頻,2016年以來建設了復合金剛石線鋸和納米粉體等高新技術項目。這些高新技術項目彰顯了該公司堅持科技創新,依托先進技術領先同行的信心和決心。該公司董事長龔志剛意味深長地說,企業發展靠競爭,只有依靠科技打造出技術一流、品質上乘的產品才能取得競爭和制勝的主動權。
作為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該公司確立“以高新技術搶占市場制高點”的發展思路,立志做一流的切磨拋及工程陶瓷材料專家。建廠之初,在資金緊張的情況下,仍然注重加大研發投入,上馬世界先進的生產設備和檢測設備,為穩定和提高產品質量打下堅實的基礎,并且引進X熒光光譜儀、碳硫分析儀、氧氮分析儀等進口研發設備。
堅持自主創新是該公司技術研發的一大特色。基于自身實力,創建了山東省院士工作站、山東省企業技術中心等科研平臺。著眼于提高產品品質,增加技術含量,該公司自主研發了復合鍍覆技術和獨創的復合金剛石線鋸自動化流水生產線,該技術生產效率是常規鍍覆技術的10倍,鍍層硬度是當前市場產品的2倍。實踐表明,產品技術和質量檔次都達到國際先進水平。該技術打破了國際技術壟斷,完全可以替代進口產品,樹立了行業技術標桿。在產學研方面,同樣有聲有色,與裝備再制造技術國防科技重點實驗室、重慶中科院、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等院企建立了產學研合作關系,邀請中國工程院院士徐濱士團隊進駐公司院士工作站開展課題研究。
工業信息化時代,科技在保證產品質量上發揮著極為重要的作用,尤其是科技含量高的生產線自動化程度高,具有生產高品質產品的先天優勢。該公司復合金剛石線鋸自動化流水生產線中的電鍍環節就是利用電腦控制生產,使產品時時處于數據化分析狀態,高清晰度的顯微鏡能夠及時發現問題、排除問題,克服了肉眼看不到細微的質量問題這一弊端,最大限度地保證了產品的品質。嘗到了科技生產的甜頭,該公司下決心投資1000多萬元上馬了德國技術的納米粉體生產線,屆時,整個生產線實現全自動化生產,產品合格率將穩定在100%。
該公司依靠科技,打造了技術最先進、品類最全面的行業優勢,增強了核心競爭力,其中碳化硅微粉已成為行業第一品牌,享有“微粉專家”的美譽。
談及未來,該公司董事長龔志剛顯得壯志在胸:“通過科技大投入,實現了大發展。下一步,我們將從臺灣引進一流的技術研發人才,緊盯世界前沿技術,謀求產品換代升級,進一步增強核心技術競爭力。爭取復合金剛石線鋸2018年進入國內行業前三強,碳化硅陶瓷到2019年進入國內行業前兩強。”(糜玉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