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第八屆中國專利年會于9月5日至6日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舉行,來自全球80余家企業、國際組織、法院、政府部門、代理服務行業及學術研究部門的百余位精英代表,圍繞“專利,助推實...
第八屆中國專利年會于9月5日至6日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舉行,來自全球80余家企業、國際組織、法院、政府部門、代理服務行業及學術研究部門的百余位精英代表,圍繞“專利,助推實體經濟發展”的主題,就新形勢下如何促進實體經濟創新,如何提升企業創新意識與動力等開展深度交流。

申長雨指出,如何通過專利工作更好地支撐實體經濟發展,實現與實體經濟的良性互動、合拍共振,是一個值得思考和探索的重要問題。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國務院著眼國家經濟的持續健康發展,把實體經濟置于更加重要的位置。特別是去年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進一步把振興實體經濟作為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舉措之一。
申長雨認為,隨著新一輪科技革命的興起,實體經濟的競爭越來越多地體現為包括專利在內的知識產權方面的競爭。圍繞提升知識產權對實體經濟的技術供給水平,國家知識產權局一方面啟動實施了專利質量提升工程,大力培育高價值核心專利。另一方面,通過建機制、建平臺、促產業,加強知識產權綜合運用,加速專利成果向現實生產力的轉化。在一系列工作的直接帶動下,全國知識產權運營業態如雨后春筍蓬勃興起,技術交易日趨活躍。
申長雨表示,我們將繼續加大知識產權國際合作交流,推動建立普惠包容、平衡有效的知識產權國際規則,促進國內外創新要素有序流動,創新資源高效配置,市場流通深度融合。一方面,將通過依法嚴格保護知識產權,優化和改善國內營商環境,積極吸引更多外資企業來華投資興業,吸引更多高技術產品對華出口,滿足中國消費者的需求。
另一方面,將積極鼓勵中國企業走出去,開拓國際市場,讓中國的產品走向世界,讓“中國創造”譽滿全球。特別是要加強“一帶一路”知識產權合作,讓創新創造惠及沿線各國人民,實現共同發展。
“目前,圍繞促進更高水平的引進來和走出去,國家知識產權局已經與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及有關國家和地區簽署了195個多雙邊合作協議,與20多個國家和地區簽訂了‘專利審查高速路’(PPH)協議,極大地方便了國外企業在中國知識產權獲權和中國企業的海外知識產權獲權,為中國與世界各個國家加強經貿往來和科技文化交流提供了有力支撐。”申長雨說。
據了解,由知識產權出版社有限責任公司主辦的“中國專利信息年會”已連續成功舉辦七屆,今年首次更名為“中國專利年會”,吸引了8000余名代表參會,80余家國內外知識產權服務機構前來參展。此屆年會為期兩天,除了主論壇以外,還設置了“專利助力實體經濟轉型升級”等7個分論壇,與會人員集智聚力,在新形勢下為全面助力我國實體經濟轉型升級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