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日,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裁定,決定終止原告美國鋼鐵公司對中國鋼鐵的“337調查”,因原告不能證明其遭受了反壟斷損害,不具有原告資格。
至此,這起歷時近兩年,針對中國鋼鐵的“337調查”宣告終止。21日,商務部對此正式作出回應,贊賞這一裁定結果。
商務部貿易救濟調查局局長 王賀軍表示,中方對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能夠尊重事實的態度表示贊賞,中美兩國是前兩大世界經濟體,也是重要的貿易伙伴。中美雙方有些分歧是可以理解的,但是需要尊重事實,公平公正地處理有關案件。另外,這個案件是因為中國企業面對摩擦要勇于拿起法律武器捍衛自己的權利,中國政府也一定強烈支持自己的政府維護自己的權益。
2016年5月26日,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宣布對中國輸美碳鋼與合金鋼產品發起“337調查”,涉及寶鋼、首鋼、武鋼等中國鋼鐵企業及其美國分公司共計40家企業。
調查源于美國鋼鐵公司向其提出申訴,指控上述企業在美國密謀修改產品價格、并控制產量和出口量,非法使用美國鋼鐵公司貿易秘密和使用虛假原產地和生產商標識,違反了《1930年美國關稅法》第337條款,要求啟動調查。這也是美國首次對中國鋼鐵產品發起337調查。根據程序,美方一旦裁定企業有違規行為,相關產品或被永久禁止進入美國市場。
商務部貿易救濟調查局局長 王賀軍表示,這一次的指控包括了中國幾乎向美國出口的所有鋼鐵產品,大約有28億美元,涉及到中國所有的鋼鐵出口企業。這個案件能夠應訴是我國政府、企業、協會,密切配合,敢于拿起法律武器來維護自己權益的一個成功案例,我們今后還要借鑒成功經驗,在處理其它的案件時妥善應對貿易摩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