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四月以來,被視為全球經濟晴雨表的波羅的海干散貨指數(BDI)已上漲50%,與2016年2月創紀錄的低點相比,這一數字也上漲了近四倍。這也標志著全球航運業有強勁的復蘇之勢。
美國金融資訊網站Business Insider分析認為,推動BDI走高的主要原因在于中國經濟的持續增長以及中國對大宗商品的需求增長。
據中國統計局數據,5月,中國官方制造業PMI升至51.9%,為去年10月以來的最高位,制造業擴張明顯提速。
此外,6月8日,中國海關發布數據顯示,按美元計算,中國5月進口同比增長26%,出口同比增長12.6%。
其中,作為電子、電線和馬達的主要原料的精礦進口總量在今年前五個月增長了14%,是2000年以來的最高水平。而中國對鐵礦石的需求也在持續增加,5月同比增長3%。
綜合前五個月來看,1-5月,中國對歐盟、美國、東盟和日本等主要市場進出口均增長,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增速高于整體。
Business Insider指出,只要中國的制造業及其進出口量持續擴張,BDI就會繼續上漲。 與此同時,隨著航運業的復蘇,世界各地的新船訂單量也隨之增長。
中國船舶工業行業協會此前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1月至5月,中國承接新船訂單1968萬載重噸,同比增長99.6%。尤其是集裝箱船舶訂單爆增,同比增加356.7%。
而作為韓國最大的造船企業之一的大宇造船海洋株式會社,截至5月份,也獲得了價值44億美元的訂單,相當于其全年目標的60% 。
法國航運咨詢機構Alphaliner表示,集裝箱船市場在經歷了2017年一波訂單潮后,2018年集裝箱船訂單還將繼續增加。越來越多的船東將在今年與亞洲船廠簽署建造合同,而一些非運營船東因為目前極具吸引力的新造船價格也開始熱衷于建造新船。可以確認,集裝箱船市場一波新的訂單潮已經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