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投資結構正在持續改善,民間投資和制造業投資增長加快。
國家統計局最新數據顯示,今年1-7月份全國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增長5.5%。
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劉愛華表示,投資亮點很多。“制造業投資增速連續4個月保持回升。民間投資增長8.8%,也是連續兩個月小幅回升。制造業和民間投資增速的回升,說明投資結構是在優化的,內生動力結構也是在改善的。”
下半年有望企穩向好
2018年1-7月份,全國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355798億元,同比增長5.5%,增速比1-6月份回落0.5個百分點。從環比速度看,7月份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增長0.43%。其中,民間固定資產投資222649億元,同比增長8.8%。
分產業看,第一產業投資12139億元,同比增長13.7%,增速比1-6月份提高0.2個百分點;第二產業投資132109億元,增長3.9%,增速提高0.1個百分點;第三產業投資211550億元,增長6%,增速回落0.8個百分點。
國資委研究中心研究員胡遲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雖然經濟下行壓力仍在,但經濟結構的調整和優化在持續,高技術制造業等附加值較高的產業正在拉動經濟增長。
劉愛華表示,新動能持續發力。從工業來看,上半年高技術制造業、戰略新興產業都保持了比較快的增長。從服務業來看,戰略性新興服務業、高技術服務業營業收入也都保持了15%左右的增速。
劉愛華說,從投資內部來看,制造業投資和民間投資都出現企穩跡象,而且從企業利潤和企業信心來看,都能夠支撐制造業投資保持目前平穩較快增長的態勢。從房地產投資方面看,從先行指標,包括新開工面積、土地購置面積等來看,還是能夠支撐房地產開發投資保持較快增長。基礎設施投資隨著政策的落實落地,下階段也有企穩的可能。所以,投資向好的態勢是有可能延續的,下半年有可能呈現企穩向好。
中部地區投資增長最高
分地區看,東部地區投資同比增長5.8%,增速比1-6月份提高0.3個百分點;中部地區投資增長9.3%,增速提高0.2個百分點;西部地區投資增長2.3%,增速回落1.1個百分點;東北地區投資增長3.3%,增速回落3個百分點。
可以看出,中部地區投資增長速度最高。胡遲分析:“最近幾年來,中國地區增長的亮點是在第二產業上,中部地區接受東部地區的產業轉移,比如說武漢和合肥就建了很多工業園,承接浙江和江蘇等省的產業轉移,加上他們自己這些年也上了一些項目,結構調整得比較好。而東部地區雖然制造業實力雄厚,但他們盤子大,增長比例就顯得沒那么高。”
另外,分登記注冊類型看,內資企業投資同比增長6%,增速比1-6月份回落0.4個百分點;港澳臺商投資下降6.4%,降幅擴大1.3個百分點;外商投資增長3.1%,增速提高0.8個百分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