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過去,是為了展望未來。從10月份開始,LED上市公司陸續發布了2018年前三季度業績報告(含業績預告及業績報告)。從2018前三季度可以看到,LED產業分化日趨劇烈,行業洗牌塵埃落定,而紛紛調整市場策略的國內LED企業也在發展競爭中營收有增有減,喜憂參半。
數據來源:企業三季度業績報告,OFweek半導體照明網整理
今日,OFweek半導體照明網小編就從這些公開的三季報資料中整合相關信息,與大家一起窺探LED企業在2018年前三季的“戰績”如何?以及各自影響這個“戰績”的因素包括哪些?知己知彼,以期從中獲取更多啟示。
LED芯片篇
自2016年以來,三安、華燦、澳洋順昌等陸資LED廠通過擴產帶動營收成長,導致LED芯片價格持續下降。據業內人士透露,由于供應增加以及季節性需求疲軟,預計2018年第四季度中國LED芯片價格環比將下滑10%,導致2018年全年價格同比下滑20-30%。
經過近幾年的不斷擴產, LED晶片產能集中度顯著提升,有望形成較好的供給結構,避免價格過度競爭。此外,新增產能的生產效率比上一代機臺(K465i世代)更高,約能降低30%的生產成本,將會強化三安、華燦、澳洋順昌等主導廠商的成本競爭力,而無力更新設備的晶片廠商將加速被邊緣化,或者被迫退出市場。
數據來源:企業三季度業績報告,OFweek半導體照明網整理
截止發稿前,LED芯片上市企業除三安光電外,澳洋順昌、乾照光電、聚燦光電已經披露2018年前三季業績報告,而華燦光電、德豪潤達也發布了業績預告。
從營運上來看,華燦光電與德豪潤達的凈利潤實現增長,特別是德豪潤達實現扭虧為盈。華燦光電表示,LED行業下游部分細分行業保持較好景氣度,如小間距LED、城市景觀照明、汽車LED照明等細分行業需求旺盛,公司作為LED顯示芯片龍頭企業,受益于如小間距LED等細分行業的高景氣度,公司LED顯示芯片業務繼續保持較好的增長態勢。而德豪潤達是通過精控成本、費用等來降低了LED業務的成本,毛利率水平提升,改善了公司業績。
澳洋順昌、乾照光電、聚燦光電的凈利潤卻出現下滑趨勢,尤其是乾照光電與聚燦光電的營收也出現下滑。澳洋順昌與乾照光電認為是LED芯片價格下降導致凈利潤下滑,聚燦光電則認為是產品價格調整導致毛利率下滑,毛利額大幅下降、管理費用增長、債務融資金額導致利息支出上升等原因導致凈利潤出現虧損。
LED封裝篇
近年來,LED照明市場需求穩定增長,行業集中度進一步提升,各大封裝廠商動作接連不斷:擴產、收購并購、布局新興市場等,這些不僅助推了營運成長,同時也讓業者看到中游市場的發展潛力和前景。
未來,隨著LED下游應用不斷拓展以及市場滲透率逐步提升,具有高附加值的照明、小間距顯示、車用LED等新興市場將給行業帶來增量空間。
數據來源:企業三季度業績報告,OFweek半導體照明網整理
在LED封裝領域,除了瑞豐光電與兆馳股份之外,其他公司相繼發布2018年前三季財報或者預告。在整理的七家廠商中,營收方面,聚飛光電、光莆股份、鴻利智匯以及國星光電實現了正增長,凈利潤方面,除了長方集團之外,其余六家廠商均實現不同程度的增長。
其中,國內封裝龍頭廠商木林森,凈利潤為七家中最高。木林森表示,隨著LED照明產品的價格趨于穩定,公司募投項目產能逐步釋放,規模化效應逐步提高,上游芯片的價格下調從而促使產品的單位成本進一步下降,公司產品的市場競爭力不斷增強,市場份額不斷擴大。
鴻利智匯、國星光電、聚飛光電、光莆股份的凈利潤增長主要是主營業務規模擴大,收入增加所致。而長方集團凈利潤下滑系公司優化股東結構,新進大股東后公司戰略調整。公司逐步調整母公司現有的產品結構,對現有盈利能力差的低端LED光源封裝產品進行縮減及去庫存,導致2018年前三季度營利水平降低。
LED照明篇
近幾年白熾燈被快速淘汰,LED已成為照明的主流光源。根據OFweek產業研究院數據顯示,2017年全球LED照明市場產值規模達到5300億元,其中,中國大陸LED照明產值規模達3000億元,占全球比例超過55%,預計未來幾年我國LED照明市場規模仍有望維持在15%左右的市場增長。
數據來源:OFweek產業研究院
在龐大的市場需求刺激下,各大下游LED照明應用企業均處于盈利狀態。從統計數據上看,佛山照明、勤上股份、雪萊特及金萊特在前三季度出現盈利能力下滑;尤其是雪萊特與金萊特凈利出現虧損現象。而凈利潤最高是歐普照明,以57028萬元的成績單高居營收榜榜首。
數據來源:企業三季度業績報告,OFweek半導體照明網整理
至于盈利能力下滑的原因,雪萊特表示受營運資金緊張影響,公司部分業務受到影響,營業收入下降較為明顯。其次,公司融資成本不斷提升,財務費用增加較大。佛山照明則表示系上年同期出售聯營企業青海佛照股權以及出售國軒高科股票增加投資收益,而本期沒有發生所致。勤上股份認為半導體照明市場競爭加劇,導致LED業務量下滑,從而影響公司業績。
LED顯示屏篇
目前LED下游應用中市場規模最大的為照明領域,其次是背光應用和顯示屏。其中顯示屏應用規模保持穩定增長態勢,尤其是隨著小間距LED顯示屏技術的不斷成熟,其應用領域越來越廣。
以上市公司為代表的一線品牌企業過去雖然在產線、渠道以及品牌建設方面持續發力,但行業以中小企業為主的格局依然明顯,大部分企業的營收在5億元以下。根據利亞德、聯建光電、洲明科技、艾比森、雷曼股份以及奧拓電子六家LED顯示屏上市企業前三季度業績報告顯示,利亞德仍一枝獨秀,凈利在9.27億以上;聯建光電、洲明科技以及艾比森緊隨其后,成為利亞德最有有力的競爭對手;而雷曼股份和奧拓電子營收相對較弱。
數據來源:企業三季度業績報告,OFweek半導體照明網整理
關于凈利潤較快增長的原因,洲明科技認為系公司在LED小間距業務方面不斷深耕細作,持續拓展公安、交通、會議、教育等十多個細分行業需求,使得LED顯示屏營收全面增長。利亞德表示,銷售規模擴大及訂單增加,營業收入繼續保持了穩步增長。奧拓電子則認為是公司銷售規模擴大、毛利增長較快,期間費用增速低于毛利增速所致。
其他
素有LED照明燈具心臟之稱的驅動電源,在LED推廣及快速普及過程中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其發展也隨著照明產品需求不斷改變。然而,成功IPO的LED驅動企業數量并不多,目前大陸僅茂碩電源和英飛特成功在創業板登陸資本市場。截止今日,茂碩電源和英飛特均發布2018年前三季度業績報告。
數據來源:企業三季度業績報告,OFweek半導體照明網整理
茂碩電源表示,凈利潤下滑的主要原因是公司受人工及材料成本上漲、匯率波動影響;同時FPC業務不再納入合并范圍,利潤較上年同期有所下降。
而超頻三的主營業務主要為LED散熱器,其營收增長的主要原因是原有消費電子散熱配件和LED照明散熱組件銷售保持穩定;新增拓展LED照明燈具業務,為景觀亮化工程項目提供LED照明燈具;合并子公司浙江炯達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使得營業收入增加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