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生產經營方式粗放、產能嚴重過盛、生產焦中度低、嚴重污染環境、資源浪費驚人、能耗居高不下,我國焦化行業結構調整、產業升級依然任重而道遠。9月6日,國家發改委副主任歐新黔在參加山西省推...
生產經營方式粗放、產能嚴重過盛、生產焦中度低、嚴重污染環境、資源浪費驚人、能耗居高不下,我國焦化行業結構調整、產業升級依然任重而道遠。9月6日, 國家發改委副主任歐新黔在參加山西省推動焦化產業結構調整實施藍天碧水工程暨"十佳"、"五十強"企業命名表彰大會時作上述表示的。
歐新黔指出,盡管我國就焦化行業結構調整做出了不少努力,也取得了初步的成效。但從實際情況看,我國焦化行業結構性矛盾依然沒有解決,行業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依然任重而道遠。這突出表現在:
一是產能嚴重過盛,市場跌速逐步顯現。2005年,我國焦炭消費量約為2.3億噸,而我國機焦產能達到了3億噸以上。二是資源配置和產業布局 不合理。發達國家的焦炭主要是用于鋼鐵的冶煉,其中95%的焦炭產能是作為鋼鐵企業的配套設施布局的,而我國鋼鐵企業用焦量占焦炭產能80%左右,卻只有 33%的焦炭產能是和鋼鐵企業布局在一起。三是生產經營方式粗放,環境污染和資源浪費嚴重。焦化行業是污染最為嚴重的行業之一,其排出大量的廢水、廢氣、 苯比芘等有害物質。四是生產焦中度低,缺乏市場競爭力。就我國焦化行業看,中小獨立焦化企業承包數量占80%以上,企業規模小而散,大部分企業生產工藝、 技術水平落后,管理水平低下,產業鏈短,能耗高。
歐新黔還指出,當前影響我國焦化行業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因素不僅在于上述現實存在問題,還在于當前形勢下,一些從事焦化生產乃至管理者的無 知。在基層調研和組織相關培訓時,歐新黔發現一些焦化企業的領導甚至于一把手對國家關于焦化行業的產業政策、準入門檻一問三不知。因此,可以預期的是,我 國焦化行業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依然會任重而道遠。